快訊

非核家園倒數5天!美憂台灣發電穩定性、廢核無助防衛韌性

央行打炒房持續發威 預售屋買氣急凍、台南最冷

央行去年9月祭出第7波房市信用管制措施後,預售屋買氣明顯降溫。聯合報系資料照片/記者曾原信攝影
央行去年9月祭出第7波房市信用管制措施後,預售屋買氣明顯降溫。聯合報系資料照片/記者曾原信攝影

央行去年9月祭出第7波房市信用管制措施後,預售屋買氣明顯降溫。據591新建案統計,六都加新竹縣市今年4月預售屋平均銷售率僅45.5%,相較去年9月61%大幅下滑;其中以新北市與桃園市跌幅最大,台南市銷售率更降至38.3%,為全台交易最冷區域。

房市專家指出,預售市場已由「全面熱銷」轉為「個案表現」,尤其中南部成為重災區。

591新建案新聞課組長林哲緯指出,現在不是沒人買房,而是資金面持續緊縮,加上近期關稅戰與股匯市震盪,買方更加謹慎,即便建商祭出減輕付款壓力的「優付方案」,買氣仍難回榮景。

根據591統計資料,央行去年9月祭出第7波管制後至今年4月,六都加上新竹縣市的預售銷售成數與管制前比較,各縣市預售銷況普遍下滑。新北市銷售率從66.3%降至53.3%,跌幅19.6%;桃園市從55.9%跌至44.3%,跌幅達20.8%。其中,台南市銷售率更僅剩38.3%,為全台最低。

林哲緯表示,這波市場低迷關鍵,在於重劃區買氣熄火。以桃園市指標青埔為例,僅剩少數外圍個案靠價格優勢去化;在中南部,不少仰賴科技題材撐起買盤的區域,置產客收手後出現交易真空期,多數案場一週來客不到5組,成交動能明顯不足,拖累整體銷售率。

談到今年預售屋買氣,房市專家何世昌分析,用兩句話形容:重災區是中南部,買氣回升難度是「中難度」。

他說,這波房市買氣急凍,台中、高雄、台南建案來客數僅剩個位數,相較市場熱絡時動輒來客雙位數、甚至需抽籤限購,差異明顯。他直言,「現在案場外的外送員都比看屋人多」。

他分析,中南部因有台積電設廠題材,吸引投資客搶進,甚至一次買3、4戶;央行第七波信用管制上路後,限貸令衝擊明顯,投資買盤急縮,預售市場迅速冷卻。

不過長期來看,他對中南部房市仍深具信心,這只是「短暫陣痛期」,隨著換手潮與台積電如期設廠,市場仍有回穩機會。

「所謂買氣回升是『中難度』,意思是需要時間修正,得視台積電擴廠速度,以及央行何時鬆綁管制。」何世昌說,最終仍看房價是否修正到位。

台北市不動產代銷公會理事長王明正表示,房市大熱時,建案一推出來就「clean(完銷)」,但這是不健康的瘋買搶購;央行祭出第7波房市信用管制後,房市從不健康的飆漲得以降溫喘息。

他指出,央行打炒房後,北部以自住型買盤為主,受政策影響較輕;但中南部因投資客比例高,打炒房後出現脫手潮,需要時間消化市場庫存,就看央行後續是否調整政策。

一家不具名的南部上市建商主管認為,預售屋市場並未重挫,而是從不正常熱度回歸常態。「現在每月成交5到8戶,反而是正常水準」;該主管認為,南部房價仍有支撐力,市中心每坪單價新台幣40至50萬元,與雙北相比具價格優勢,即使成交量趨緩,整體市場尚稱穩定。

房市專家表示,整體來看,雖然央行打炒房政策讓預售市場短期面臨降溫壓力,但市場買盤逐步回歸自用本質;後續房價與買氣能否回穩,仍賴政策與剛需發酵。

央行 房市 買氣

延伸閱讀

「AI教父」下周將訪台 黃仁勳概念股外資卡位

吳誠文:台積電全球發展布局 可走得更長遠

專訪/姚淳耀持股10張台積電 股市震盪慘虧1張都沒賣

魏哲家暌違28個月再買進!4月自掏1682萬加碼台積電 但3股副總反成焦點

相關新聞

兩岸靚人物/群核科技董事長黃曉煌 打造空間 AI 解決方案

「杭州六小龍」之一的群核科技啟動IPO,準備在港交所上市,在董事長黃曉煌的帶領下,有望成為杭州六小龍中最早衝刺資本市場的...

經濟選書/再現性工作思維 重複做對的事

「那個人每次都能創下驚人的成績。」想必你在公司裡聽過這樣的傳聞。這是因為再現性人才知道,想拿出成果,對的事重複做,錯的事...

點子農場/從 AI 地緣政治 探索數位疆界

今年4月,由台灣和日本藝文界朋友組成的「台日共丸」聯盟,陸續在大阪世博和瀨戶內藝術祭會場裡發表了裝置藝術作品《月亮上的台...

數位行銷/善用人工智慧 找到超級用戶

很多企業做行銷,就像開灑水車,只顧著把廣告撒出去,卻無法預估成效。如今,我們面對的是資訊爆炸與注意力稀缺的現實,行銷人必...

低首付購屋門檻再降…雙北最低25萬起 這案大手筆含車位、家電、精裝修

房市買氣呈「個案表現」,不少新案為衝刺買氣,低首付優惠購屋門檻再降低;馨傳不動產智庫執行長何世昌分析,目前不論是預售屋或...

供應鏈大戰、匯率夾殺…台灣製造怎麼賺錢?資深投行家揭市場新財路

最近川普掀起供應鏈大戰,這對製造商而言是個大考驗,因為不知道未來要將生產基地設在哪裡。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