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影/藍綠價值觀對決!學者評「大罷免失利」:檢視賴總統執政成績

當期雜誌

最新文章

深化文化參與!時藝多媒體感謝大聯大控股支持《美國大都會博物館名作展》推動藝術向下扎根

由美國大都會博物館與國立故宮博物院共同主辦、時藝多媒體策劃的年度大展《從印象派到現代主義——美國大都會博物館名作展》自開展以來廣受矚目,展出逾百件 19 至 20 世紀西方藝術大師原作,涵蓋雷諾瓦、馬諦斯、高更與畢沙羅等名家鉅作,完整呈現從印象派到抽象表現主義的藝術發展軌跡,堪稱台灣近年來難得一見的國際級藝文盛事。

時尚漫旅

時藝餐旅首推中秋雙禮盒 「百年餅藝 × 法式可可 × 時代風味」合奏 打造頂級送禮新標竿

2025 年中秋佳節,時藝餐旅推出兩款兼具文化深度與當代品味的節慶禮盒:「樂埔酩月經典禮盒」與「樂埔璀璨琉光典藏禮盒」,為傳統團圓注入跨世代的美味記憶。

時尚漫旅

鎮寶大飯店推動科技教育 讓親子一起瘋無人機足球賽

南投埔里鎮寶大飯店打造科技與藝術並存的親子飯店,舉辦全台無人機足球賽事,結合住宿、教育與觀光,成為中台灣旅遊新亮點!

Ciao潮旅

憑養殖實力單身 漁男養好臺灣鯛 工程師轉職 不懼日虧百萬元

原本是工程師的郭紘瑜,30歲後回到家鄉當漁二代。雖然情場失意,但他把養殖臺灣鯛事業打理得有聲有色,每個環節皆是他的獨門心法。雖然外銷漁市仍有讓人洩氣的地方,但他仍看好其他國家對臺灣鯛的需求。原因無它,就因為他全心投入在這個產業,最知道臺灣鯛的品質有多好。

豐年

順一漁場養殖70甲、產量全臺第一 總統也讚聲 第三代王偉珉接班 企業化經營首重養殖計畫

從臺南西港起家的順一漁場,6年前第三代漁青王偉珉接手家族事業,發揮管理專長,將傳統魚塭蛻變企業化養殖,採以承租方式養殖範圍分布北臺南7個行政區,產品包含各式規格吳郭魚,中間育成的魚苗、能裝進便當盒的菜魚,到1臺斤以上內外銷規格的成魚,自然也包括符合嚴格「臺灣鯛」標準的產品,占有國內產量一定的比重。

豐年

契約養殖穩供貨 口湖臺灣鯛魚片銷美勤 取得國際驗證符世界趨勢 智能養殖抗全球暖化

國產臺灣鯛有四成做外銷,「口湖漁類生產合作社」改變傳統向魚販收魚模式,直接與漁民契約養殖,穩定外銷供貨規格與品質;不僅水產養殖、加工取得多項國際認驗證,合作社更因應國際淨零趨勢,率先為自家魚片碳盤查,把握產品每個可能銷售的機會。全球水產養殖面臨升溫挑戰,口湖合作社更獨家研發智能養殖技術,要讓這尾臺灣鯛繼續游下去。

豐年

新聞時事

若你活到100歲 要怎麼存退休金才夠?

根據Allianz Life最新調查,有64%美國民眾(主要為 X 世代)比起死亡本身,更擔心死掉前就把錢用光,但只有23%受訪者曾跟理財顧問談過這個問題。

天下雜誌

危機處理0分!Coldplay演唱會抓包執行長疑劈腿 給領導者的一堂課

酷玩樂團波士頓演唱會上,投影到現場6.5萬觀眾眼前的大銀幕的攝影機,意外拍到軟體公司Astronomer執行長拜隆(Andy Byron)與人資長卡波特(Kristin Cabot)親密貼貼,兩人瞬間躲到鏡頭外的畫面瞬間在網路爆紅,顯然很想躲開所有觀眾的視線。拜隆是已婚人士,他和卡波特都是這間公司的高階主管。

天下雜誌

台積電二奈米加持明年成長動能 法人紛調升獲利目標!想入手待這時再布局

台積電以高毛利降低匯損衝擊,第二季再度繳出亮眼成績單。 儘管下半年有關稅、消費不振等變數,但法人仍看好其長線趨勢,建議逢回買進、長期持有。

今周刊

寬鬆的貨幣政策、官推產業升級、治理失序內捲 三政策助攻陸港股大漲 後市有戲?

中國經濟身陷消費低迷、債壓逼人、中美貿易戰恐衝擊出口等多重困境,投資信心難一夕恢復。不過,隨中國官方加大政策力道刺激經濟,陸港股下半年仍可能續演反彈戲碼。

今周刊

以畢業學分要脅抽200管血 校方包庇霸凌與學倫醜聞!台師大沒說清楚的離譜疏失

台師大女足隊驚傳學生長年被教練要求「抽血換學分」,引爆師對生霸凌、違反研究倫理等爭議。此案反映出學校教評會輕縱、學術倫理審查疏失等問題,背後隱藏的機制缺漏,必須持續追蹤檢討。

今周刊

財經股市

以英國PPI為鑑 端正貸款保險

英國的銀行近年來因「還款保障保險」(Payment Protection Insurance,以下簡稱PPI)之不當銷售糾紛陸續引爆,經法院判賠鉅額賠償金,其影響深遠而舉世矚目。所謂的PPI,泛指當被保險人(借款人)因身故、疾病或失業時,其保險金將用於清償被保險人貸款之保險商品,常見於房貸、信貸、車貸或信用卡循環信用等場合,目的在於保障被保險人的還款能力或信用。

Smart智富月刊

AI關鍵零組件!雙鴻低檔向上

萬寶週刊1654期介紹PCB上游的富喬(1815),當時股價還在36~38元左右,而後PCB族群大漲!

萬寶週刊

AI新十大建設黑馬:光聖

行政院於7/22召開下半年首場經濟發展委員會顧問會議,公布「AI新十大建設」藍圖,國發會主委劉鏡清表示,將瞄準矽光子、量子電腦、智慧機器人三項關鍵技術,預期2040年創造15兆元產值、50萬高薪就業機會,並有三座國際級實驗室。

萬寶週刊

轉型到AI伺服器的潛力股

大盤到7/22漲到23486最高點,直線下殺到22987,在KD向下(K值75.55%、D值80.91%)一日反轉,且量能放大4361億,為21天以來的最大,除顯示有部分漲多股主力有烙跑嫌疑(放大量的金居、新盛力、富喬、前鼎…)及六大高估股,這部分投資人要小心應對

萬寶週刊

美對台關稅未確定前 搭上AI持續創高

美國數據顯示消費者通膨預期有所改善,美債殖利率下降,但7/21傳美國對歐盟關稅至少徵 15% 至 20%,美股上週五變化不大,道瓊收黑 142.3 點,那斯達克小漲 0.05%,連漲五個交易日,同時續創盤中與收盤歷史新高。

萬寶週刊

商業企管

從LABUBU全球爆紅看泡泡瑪特的IP與維權策略

在近年來的潮玩熱潮中,一個毛茸茸、表情俏皮的角色「LABUBU」迅速走紅,從中國本土一路火到全球,並在法國羅浮宮、越南巴拿山樂園、英國牛津街、美國聖地亞哥等地成功開設旗艦店,到處都出現了搶購LABUBU系列商品的排隊熱潮,成為年輕族群爭相收藏的熱門IP。在2025永樂春季拍賣會上,全球唯一一隻初代薄荷色LABUBU更以108萬港元高價落槌成交,成為潮玩圈的熱門話題。隨著LABUBU大受歡迎,作為獨家授權生產商的泡泡瑪特成為最大贏家,市值最高曾達到3800億港元,近期卻又因過度炒作而引發批評與爭議。這股風潮的幕後推手,是泡泡瑪特(Pop Mart)成功打造IP的營運成果,泡泡瑪特曾因過度依賴單一IP而陷入經營困境,如何透過IP經營、品牌塑造、授權經營而成功翻身,反映出當前文創產業對於原創角色價值的重視與保護。

北美智權報

碩論AI虛構文獻事件啟示:AI不會取代人類 只會放大專業與無知的差距

台灣近日接連傳出屏東大學、南華大學的碩士論文,因引用虛構的AI生成文獻被揭發,最終被校方要求撤回重寫,震驚學術界。事緣於中山大學社會學系教授葉高華在台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搜尋時,發現兩篇碩論將「從未存在」的葉高華著作列為參考文獻。葉高華進一步審閱,赫然發現該篇論文多數文獻皆為AI虛構,完全禁不起檢驗。

北美智權報

AI驅動的下一場創新革命:人類創新的極限與挑戰

在科技日新月異的今天,「創新」依舊被視為人類經濟與社會進步的最強引擎。然而,一份由麥肯錫(McKinsey)於2025年6月發表的報告《The next innovation revolution — powered by AI》 (下稱《報告》) 卻提出警訊:雖然科技正以前所未見的速度發展,但真正推動生活大幅改善的「好點子」卻愈來愈難尋,研發生產力甚至在多數產業呈現長期衰退。

北美智權報

以合併糖尿病藥物為治療方法專利之顯而易見性探討:Novo Nordisk A/S v. Caraco Pharmaceutical Laboratories, Ltd.

糖尿病 (diabetes mellitus,diabetes) 為一種慢性代謝性疾病,其會導致患者的血糖異常過高。糖尿病患者若未控制異常的血糖或進行藥物治療,則可能引起許多併發症,例如:腎臟、血管、神經及眼睛等病變[1]。這些併發症,最終可能造成糖尿病患者死亡。

北美智權報

破解癌症多重抗藥性!「國衛院 x 清華大學」聯手開發KIF2C標靶新藥

國家衛生研究院(國衛院)生技與藥物研究所所長謝興邦帶領研究員郭靜娟與助研究員林書玉,與國立清華大學(清大)生醫學院教授王慧菁與講座教授孫玉珠團隊共同合作,成功開發出全球第一個具細胞穿透性的KIF2C小分子抑制劑 — BPRMC007S9。BPRMC007S9不僅展現強效的毒殺活性,與紫杉醇併用時更產生明顯協同效果,可有效抑制具抗藥性的腫瘤生長。這項研究成果將於2025年8月發表於發育生物學排名第一的頂尖期刊《Developmental Cell》,代表台灣在抗癌藥物開發領域的重大突破。

北美智權報

運動休閒

夏天也想吃火鍋 快來相約家人好友聚聚

「一期一聚,與最好的相聚」,就像一位熟識的老朋友,王品集團旗下火鍋品牌「聚北海道昆布鍋」陪伴我們16年囉!湯頭鮮美甘醇,海陸配料新鮮實在,獨家絕配靈魂沾醬,用餐環境寬敞舒適冷氣強,讓吃火鍋沒有四季之分,8月起推出全新型態概念店「聚北海道鍋物」,在台北南京東店與中壢SOGO店與大家見面囉!

Ciao潮旅

深化文化參與!時藝多媒體感謝大聯大控股支持《美國大都會博物館名作展》推動藝術向下扎根

由美國大都會博物館與國立故宮博物院共同主辦、時藝多媒體策劃的年度大展《從印象派到現代主義——美國大都會博物館名作展》自開展以來廣受矚目,展出逾百件 19 至 20 世紀西方藝術大師原作,涵蓋雷諾瓦、馬諦斯、高更與畢沙羅等名家鉅作,完整呈現從印象派到抽象表現主義的藝術發展軌跡,堪稱台灣近年來難得一見的國際級藝文盛事。

時尚漫旅

時藝餐旅首推中秋雙禮盒 「百年餅藝 × 法式可可 × 時代風味」合奏 打造頂級送禮新標竿

2025 年中秋佳節,時藝餐旅推出兩款兼具文化深度與當代品味的節慶禮盒:「樂埔酩月經典禮盒」與「樂埔璀璨琉光典藏禮盒」,為傳統團圓注入跨世代的美味記憶。

時尚漫旅

鎮寶大飯店推動科技教育 讓親子一起瘋無人機足球賽

南投埔里鎮寶大飯店打造科技與藝術並存的親子飯店,舉辦全台無人機足球賽事,結合住宿、教育與觀光,成為中台灣旅遊新亮點!

Ciao潮旅

憑養殖實力單身 漁男養好臺灣鯛 工程師轉職 不懼日虧百萬元

原本是工程師的郭紘瑜,30歲後回到家鄉當漁二代。雖然情場失意,但他把養殖臺灣鯛事業打理得有聲有色,每個環節皆是他的獨門心法。雖然外銷漁市仍有讓人洩氣的地方,但他仍看好其他國家對臺灣鯛的需求。原因無它,就因為他全心投入在這個產業,最知道臺灣鯛的品質有多好。

豐年

時尚設計

從烏干達童年到《花邊教主》與紐約 Whitney Peak在城市之間摺疊

當全世界重新認識《花邊教主》,Whitney Peak也成為備受矚目的名字。從烏干達童年的街坊記憶,到紐約片場的鎂光燈,這位22歲演員畫下自己的航線,不疾不徐,始終帶著清醒與柔韌。

Harper's BAZAAR

從模特兒到銀幕旅人 坂口健太郎的低調告白

在韓星佔據娛樂圈大半注意力之際,坂口健太郎以純粹的少年感、自然的演技和意外的反差萌,讓其獨特魅力席捲全亞洲。

VOGUE

從新生橋下唱進小巨蛋 頑童MJ116重磅回歸

睽違近六年,嘻哈名團「頑童MJ116」以演唱會《OGS》宣告復出,狹帶著同名新專輯的氣勢,接連釋出的新曲令老鄉們感到新鮮又熟悉,瘦子(E.SO)已成流派的唱腔、小春(Kenzy)的霸氣口吻與大淵(Muta)撼動人心的菸嗓,都以更加進化的Flow呈現。

GQ

從偶像到實力派 周渝民、薛仕凌的深度對話

很開心能與大家分享《ELLE》5月號封面之星—周渝民 X 薛仕凌。同為影視雙棲的金獎演員──周渝民和薛仕凌,因戲結緣,在去年才首度合作戲劇演出,前後跨入不惑之年的他們,若以現今流行的性格分類劃分,都可說是上戲E人、下戲I人。角色詮釋的細膩思維、對社會議題的情感回應,到如何在瞬息萬變的現場中保持真我專注,他們用最內斂的語言,喚起對表演本質的深刻凝視,在人生與角色之間,有時熾熱燃燒,有時平凡靜謐,如同鏡相映照。

ELLE

從《藍色大門》到《親愛的陌生人》 桂綸鎂的表演之路

很開心能與大家分享《ELLE》6月號封面之星—桂綸鎂。她是我們記憶中《藍色大門》的青春剪影,也是不斷在光影之中淬鍊自我、愈發動人的桂綸鎂。本次專訪中,桂綸鎂分享自己如何以「直覺」選擇角色,如何從生活經驗與情感觸動中找到共鳴,也談及新作《親愛的陌生人》所帶來的挑戰與釋放,首次與日本導演真利子哲也、男主角西島秀俊的合作,更讓她以嶄新、動物性的表演方式,打開身體感知的另一種可能。從《藍色大門》的孟克柔,到今日持續用心感受、堅持慢步向前的桂綸鎂,她不只談創作,更談表演之於人生的啟示。

ELLE

親子樂活

IFME寶貝造型選拔邁入第13屆盛大開跑 全台寶寶齊聚亮相 爭奪2026月曆小明星寶座 萬元育兒豪禮同步開放報名

全台寶寶齊聚亮相,爭奪2026月曆小明星寶座,萬元育兒豪禮同步開放報名

媽媽寶寶

今年夏天熱翻天!小心皮膚也撐不住 肌膚問題頻傳

夏季最常見的皮膚病,就是異位性皮膚炎或濕疹,無論是小朋友、還是大人,都有可能在夏季發作或惡化,許多患者抱怨異位性皮膚炎症狀在冬季有所緩解

常春月刊

失智不等於失能 如何不讓失智大腦停擺?

失智症分為多種類型,林詠萱指出,其中阿茲海默症最常見,佔所有病例約六成,而不同類型的失智症好發年齡略有不同。

常春月刊

中央健保署署長石崇良 全民健保輝煌三十年 醫療平權與數位化里程碑

全民健保在重大醫療給付項目上,充分展現了「全民互助」的精神。如於1995年開辦之初,即納入血液透析給付,這在多數國家仍是需自費或設有名額限制的醫療補助。

常春月刊

每天一杯豆 降膽固醇又抗發炎!鷹嘴豆、黑豆助遠離糖尿病

雖然實驗中參與者的血糖變化並不顯著,但研究人員強調,豆類富含植物性蛋白、膳食纖維、多種礦物質與抗氧化物質,不僅適合糖尿病前期患者

常春月刊

知識科技

男性忙工作女性忙孩子 研究:40 歲後獨處時間都會增加

最近一篇研究調查美國兩性在人生各階段與誰共度時光,總結了幾個亮點,一是友誼在青少年晚期達到頂峰,進入職場和建立家庭後就迅速下降,成年後,男性在工作期間會花更多時間與同事相處,而女性幾乎在各個年齡層都會花更多時間陪伴孩子。最後無論男性與女性,獨處的時間都會隨著年齡增長而穩定增加,老年時每天獨處的時間會超過 8 小時。如何度過這段獨處時光,將是老化社會面臨的新課題。

科技新報

AI百工百業/AI啟動百工百業升級新引擎

AI不再只是未來趨勢,而是正在重塑產業結構的現在進行式。工研院正加速推動AI技術的在地落地,從軟硬整合、資料應用到場域導入,建立以模組化、共享化為核心的推動模式,協助百工百業突破算力、資料與人才瓶頸,實現升級轉型,搶占全球AI應用發展的關鍵位置。

工業技術與資訊

AI百工百業/AI勾勒城市畫卷 讓世界看見臺灣

當AI不再只是科技業的專屬,也能是創作者們的畫筆!2025年大阪國際博覽會登場,臺灣「TECH WORLD」館以創新科技打造多元展演。其中「AI藝廊–城市畫卷」,透過AI技術讓臺灣經典畫作轉化為流動畫面,重現城市風景與文化記憶,也讓AI正式跨入藝術領域,展現深入百工百業的無限可能。

工業技術與資訊

AI百工百業/AMR打造醫院智慧運作新節奏

醫院走廊裡,機器人自動閃避病人、搭電梯、準時送達醫療物資,這是AI進駐醫療現場的真實寫照。工研院將AMR導入院區,讓AI從產線延伸至病房,在高度變動的人流與流程中,成為醫護的重要後援。隨著AI技術深入百工百業,服務型機器人也在醫療場域中找到關鍵定位,為智慧醫院開啟新解方。

工業技術與資訊

AI百工百業/AI投餵接棒老漁民經驗

養魚,不是只靠撒飼料那麼簡單。缺工、耗時與高成本,是傳統漁產養殖投餵面臨的三大難題。工研院導入AI打造精準投餵技術,讓機器不只定時撒料,更能讀懂魚的反應、學會漁民的經驗,為水產養殖注入科技動能。

工業技術與資訊

閱讀藝文

英國古樂指揮名家諾靈頓辭世

2021年宣布引退的英國古樂名家諾靈頓(Sir Roger Norrington),7月18日以91歲高齡逝於德文郡(Devon)。諾靈頓生前堅定追求音樂的「真實性」(authenticity),不以使用古樂器而滿足,更進一步在演奏速度和技術方面作出挑戰,例如力倡作曲家原訂的節拍器標記,反對他所謂的「現代毒藥」顫音(vibrato)——他聲稱交響樂團一般直到1930年代才開始普遍使用顫音——儘管多數評論家接受他對巴洛克及古典時期曲目的詮釋,認為他與舒茲合唱團(Schütz Choir)及倫敦古典樂團(London Classical Players)的合作前衛地揭示了原始和聲的美麗與透明度,但部分人對他詮釋的貝多芬、白遼士、華格納或馬勒卻頗有保留。

MUZIK閱聽古典樂

「音樂家該多方尋求合作,找到與世界對話的方式」-法國鋼琴家格雷爾薩默訪台記

7月14日晚間於台北誠品表演廳,台灣法國文化協會所舉辦的「仙女、夢境與舞蹈」音樂會,帶來了別出心裁的演出:由鋼琴家大衛.格雷爾薩默(David Greilsammer)精心安排曲目,以英國女性作曲家喬姬.沃德(Georgie Ward)的世界首演新曲做為正中核心,往外展開為對稱型的安排。特別的是,格雷爾薩默在演前表示,他相當喜愛台北的城市感,並且依照這份感受調整了此晚的曲目,加入了匈牙利作曲家李格悌與俄國作曲家普羅高菲夫作品,並且取消原本安排的拉威爾,讓此晚的曲目聽起來更加「現代」,用更貼近當代聽眾的世界,與台灣聽眾慶祝7月14日的「法國國慶日」。

MUZIK閱聽古典樂

繞樑三日 2025 MUZIKids兒童古典音樂節熱情落幕

臺灣第一個、也是目前唯一專為孩子設計的音樂慶典「 MUZIKids兒童古典音樂節」,今年於臺灣戲曲中心登場第二屆,自7月11至13日,連續三天擴大舉辦。室內售票精彩演出,由指揮家張尹芳、台北愛樂管弦樂團、米特薩克斯風重奏團、微光古樂集、台北打擊樂團、藝心弦樂四重奏等臺灣知名音樂家及團體擔綱,推出7檔共17場節目,時間安排較去年更為充裕,方便不同需求的觀眾們轉場欣賞,全數票券自三月底啟售,至六月中旬已完售6場,自7月11日演出開始之後,更憑口碑吸引約三百位觀眾陸續購票入場,最終創下總上座率高達八成的佳績。

MUZIK閱聽古典樂

小約翰.史特勞斯誕辰200週年 《藍色多瑙河》入太空 追上航海家

今年是小約翰.史特勞斯(Johann Strauss II)誕辰200週年,作為全年紀念活動的一個環節,歐洲太空總署日前在西班牙使用巨型天線,對準目前離地球最遠的太空探測船航海家一號(Voyager 1),讓名曲《藍色多瑙河》的電波訊號以光速疾進,追上該船自1977年啟航至今、近半個世紀內前行的250億公里,一方面補足航海家一號當年所攜金唱盤上,沒有小約翰.史特勞斯作品的缺憾,且呼應了1968年庫柏力克將該曲用於《2001太空漫遊》的名場面。亦為歐洲太空總署成立50週年誌慶。

MUZIK閱聽古典樂

薩提逝世百年 錄音首現未面世曲目

法國知名鋼琴家Alexandre Tharaud,6月27日發行新專輯《Satie: Discoveries》,收錄了薩提生前未公開的27首作品,從俏皮的歌舞表演歌曲到極簡主義的夜曲,紀念這位作曲家7月1日的百年忌日。

MUZIK閱聽古典樂

地方采風

臺北戲劇獎首登場 點亮劇場榮耀時刻

從黑盒子般的實驗小劇場,到大型劇院的華麗舞台,無數劇場人以其才華、熱情及對夢想的追尋,在台北寫下獨特的文化風景。2024年創立的「臺北戲劇獎」,以台灣劇場活動最活躍的台北為舞台,打造屬於劇場人的榮耀時刻,也為台灣劇場產業開啟新篇章。

臺北畫刊

市場裡的午茶時光 用味蕾體驗城市文化

走進台北的傳統市場,如同走進一座展示在地生活的城市博物館。這些市場不僅承載著鄰里間的集體記憶,隨著創意職人的加入,更展現耳目一新的風貌,「2025臺北傳統市場節」便以「點心運動會」為主題,吸引市場職人一展身手,等著老饕們前來一探究竟。

臺北畫刊

雲水之間的南港風景 探尋城市水文記憶

南港曾為埤塘錯落之地,隨著都市發展與產業轉型,昔日的水文地景已轉化為公園綠地與民眾日常的休憩場域。捷運昆陽及南港站正坐落於這片水系縱橫之地,夏日時節不妨沿著水畔散步、賞景,感受自然與都市共生的節奏,展開一場輕快的夏日漫遊。

臺北畫刊

生態夜觀 城市夜間自然探尋

夜幕降臨,城市看似歸於沉靜,但有許多野生動物此時才開始活躍起來,蛙類在葉影間鳴叫求偶、貓頭鷹高踞枝頭尋覓獵物,都讓靜謐的夜晚充滿生機。在生氣蓬勃的夏夜,不妨走進台北的夜觀勝地,探索這座城市充滿生命力的樣貌。

臺北畫刊

風格山旅 都會山系生活節奏

會與自然相依的台北,群山環繞、交通便利,讓生活其中的人們,在市區就能望見稜線起伏的山巒,更可在半小時內置身山林。YouTuber「柯式野生活」柯柯與喜愛自然的作家陳德政從切換台北都會與山林間的日常生活場景談起,分享城市山系生活風格,以及適合夏日的親山旅行路線。

臺北畫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