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鏈大戰、匯率夾殺…台灣製造怎麼賺錢?資深投行家揭市場新財路

情境示意圖。圖/Ingimage
情境示意圖。圖/Ingimage

摘要

在全球供應鏈重組的時代,台灣企業除了原有的製造業優勢之外,也應積極拓展國際市場。東南亞與非洲因為人口眾多,消費潛力巨大,或許是台灣企業可積極布局的機會點。

最近川普掀起供應鏈大戰,這對製造商而言是個大考驗,因為不知道未來要將生產基地設在哪裡。

台灣大部分企業擅長賺製造的錢,把全球視為工廠,但常忽略一件事:市場本身也有賺錢的好機會。

三十多年前,鴻海董事長郭台銘在中國深圳設立製造基地,奠定今日的製造優勢。但隨著供應鏈移轉,鴻海正面臨第二次出走挑戰,未來可能將蘋果手機供應鏈移往印度,AI伺服器則轉向美國德州。

有些台商則選擇不同的路:直接深耕中國市場,像康師傅賣泡麵、統一賣飲料、旺旺賣點心,這些企業不靠製造,而是靠「市場」成為當地領導品牌。

也有一些台商品牌曾在中國消費市場風光一時,如85度C、八方雲集、呷哺呷哺等,如今有些退出,有些則被中國本土競爭者超越。

對比台灣,日本與韓國企業早已積極拓展國際市場。以印度為例,當地汽車市占率第一是日本鈴木,達41%,第二名是韓國現代,還在當地分拆上市。

台灣企業若想賺全球市場財,東南亞應是積極布局的機會點。東協國家有超過6.5億人口,消費潛力巨大,且文化與生活習慣與華人接近,是很自然的下一步。

不過,到這些國家也不能照搬台灣模式。以越南為例,越南年輕人口眾多,母嬰與幼兒市場成長迅速,像高品質幼兒教育等產業正當其時,可類比40年前的台灣。

此外,非洲也是潛在機會區。有14.6億人口的非洲,正被視為下一個成長市場。中國手機品牌傳音就是例子,它只在非洲賣低價高品質手機,打敗美、日、韓品牌。

很多人因川普關稅政策選擇前進美國,但也得看清市場本質。美國如今已不是高端市場,像電動車因政府不重視綠能,商機有限;手機市場若非中國品牌被擋,蘋果也不一定穩坐第一。

相反的,美國人透過Shein、Temu等平台瘋搶的是「便宜中國貨」,一旦中國廠商不再出口,美國市場恐出現日用品斷貨的情況。

台灣企業不能只靠製造生存,全球市場財也有機會。唯有更早、更深的走出去,台灣企業才會有更長遠的未來!

※本文出自「商業周刊」,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原文2024年給企業的一堂課:黑天鵝只會越來越多,誰「這能力」強誰就成功

供應鏈 台商 關稅

延伸閱讀

波克夏股東會重點一次看!巴菲特宣布將退休 力挺美國、50年不賣日股

很少投資高科技股…寧願買可口可樂也不願買蘋果? 拆解巴菲特「持股特徵」

才說不談政治!巴菲特狠批美國關稅是「巨大錯誤」惹怒全球75億人

相關新聞

台積電(2330)「晶圓主權」赴美投資太早出?川普關稅貿易戰…台灣還有什麼牌

美國對大多數中國進口品徵收的綜合關稅稅率,將從145%大幅下調至30%;中國對美國商品的報復性關稅,也同步從125%降至10%。根據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說法,這項協議建立在雙方針對芬太尼供應、經貿脫鉤議

國定假日多5天真的不行?黃崇仁一句話打臉全場:多放3、4天死不了人

立法院日前三讀通過修法,未來每年國定假日將增加5天,引發產業界熱議。不過力積電董事長黃崇仁今(12)日受訪時直言:「產業已經放很多假了,多放3、4天死不了人!」 這番話立刻在PTT引爆討論,不少

預售屋價格不跌反漲 專家:短期恐陷「有行無市」局面

今年預售屋市場買氣降溫,前2月成交戶數創下5年同期新低,但房價卻不跌反漲。建商多採「不降價、加配備」策略吸引買方,但專家...

她社宅候補等4年喊很難抽 另1案「27戶竟12人重複中」!有黑箱作業?住都中心揭流程

台北市房價之高讓人望而卻步,不少人瞄準租金相對低的社會住宅。

供應鏈大戰、匯率夾殺…台灣製造怎麼賺錢?資深投行家揭市場新財路

最近川普掀起供應鏈大戰,這對製造商而言是個大考驗,因為不知道未來要將生產基地設在哪裡。

產業追蹤/台廠攻智慧駕駛加足馬力 布局感知、定位等關鍵技術

近年來隨著汽車產業在智慧駕駛、安全輔助、車用電子與人機介面等技術的快速發展,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AS)已成為眾多車廠的...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