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居植日生】一起生態瓶:方圓動靜中 微觀生命流轉

文字 施清元╱攝影 黃毛
逢甲夜市附近的街區裡,有上千間店家,能量與喧囂並存。距離它們不遠處,謝資景的工作室裡,也密扎扎地擺滿了各式植栽,以及他打造出的一個個小生態圈。不絕於耳的鳴叫聲與特別的氣味,是另外一種活力展現。縱使工作室樓板面積並不大,但是一盞燈,幾把鑷子,以及一張方桌,許許多多的小世界都在此有了光,有了水,有了生命。
採訪開始不久,宅配業者陸續送來一個個紙箱,打開來,裡頭只是尋常的玻璃方缸,但一、兩個工作天後,它們便會乘載噴雲吐霧的山水景觀,被運送到買家手上。好奇謝資景為何工作、創作效率如此高?他笑著回答,一來是空間真的小,手腳不快不行,二來是──自己在開班授課教生態瓶之前,已經有近三十年水族箱造景的實務經驗,怎麼做都是得心應手。
走入微景觀的視野
過往從事水族館事業的謝資景,自然也接觸水草景觀設計,試圖在四四方方的框架中,造出片片飄逸的綠意。只是,當時臺灣水族箱的主流是紅龍,飼養紅龍時水槽內不需水草,人們的目光也沒有欣賞水草的餘裕,未能切中市場需求,讓他在霧峰的生意跌了一跤。「但沒想到,當時設計水族景觀時用來打底的蘚苔,後來竟然成為生態瓶和微景觀手作圈子裡的熱門主題。」
經常扮演生態瓶中重要綠意角色的苔蘚,能透過孢子繁殖,沒有維管束來運輸水分,依靠假根吸附接觸面的水分,它們能為微生物、昆蟲、無脊椎動物提供庇護和食物來源,作為微棲地(Microhabitat),也因為對於汙染物敏感,能作為環境監測的生物指標。
對謝資景來說,生態瓶是一個能夠自由描繪他心中景象的平臺、媒體。「大灰蘚」與「白髮苔」,是他主要使用的素材,作品的基調─但臺灣有兩千多種蘚苔,為何獨鍾這兩款?
他說:「網路上時常流行不同的蘚苔,可是,有的其實原生在海拔較高的高冷區域,液晶螢幕裡好看,一回到家,就失去活力。」也有人喜歡在一個瓶子裡拼接多種苔蘚,他不這麼做的原因是,如果客人帶回家會難照顧,無法讓生態持續循環下去,就偏離了本意。
比起來,謝資景使用的大灰蘚與白髮苔,只要注意光照程度,以及控制溼度,就能好好為微景觀打底。此外,他也不建議野採,雖然雨後的大坑或是都會公園,都能有所收穫,但野採後,土壤中的黴菌常成為課題,與其用藥,他更喜歡跟彰化田尾信賴的農場,購買經過基本清洗處理的苔蘚,一片片裝在盒裡送來。
除了一般苔蘚、水生植物,謝資景也會選用榆樹、壽娘子、水蓮木等常見植物幼株放入生態瓶中,以增添木本質感。海拔高的苔蘚與植物,需強日照或不需太多水分的多肉,就沒那麼適合。
雨林山水 一缸一世界
謝資景的作品,大致可分為兩類:「微景觀生態瓶」以及「水陸生態缸」。前者是市場主流,供需都多;而後者,則是他的真功夫,能再細分為密閉式、可用來養爬蟲類的「雨林」,以及半開放、以養魚為主的「山水」。
除了是苔蘚達人,謝資景對爬蟲類的愛好也非一般,為牠們量身訂作合適的生態缸,如設置底座冷卻系統機組,讓嗜冷的箭毒蛙也能悠然自適。還分享造景功力太高的困擾,「可能是造景太過自然,有時遇到具保護色的青蛙,連我都找不到。」看他開心介紹每隻動物的神情,我想「愛」才是他飼養的動力。
祖父務農,但謝資景自承,並沒有繼承照顧植物的天賦,年輕時反倒與動物們有更多的接觸,從兔子、天竺鼠到鳥類,甚至在部隊服役時,受到同袍影響,開始對水族產生興趣。這樣的興趣,不只是發展成工作,擔任水族寵物賣場主管多年,即使後來獨立經營工作室,家貓、柯爾鴨,以及在生態缸內適得其所得的蠑螈與蜥蜴,相伴其左右,感覺就像奇幻小說裡有的異能角色。
三十年技藝 帶你實作生態瓶
謝資景說明生態瓶的製作過程:首先選定容器,再以黑土打底,對蘚苔來說,通常日後就無需再施肥。接著,使用發泡棉或輕水泥勾勒出地貌起伏,表面的微小孔洞,提供蘚苔立足之地。
然後,只見他以玩Minecraft遊戲般的速度,刀起刀落,精準裁剪與拼貼出緊貼地形凹凸的植被,完美且自然,甚至曾有剛完成的作品被問:這盆怎麼好像已經長了兩週以上?「看不出拼接痕跡,就是最棒的讚美。」他這麼說。
業界三十年以上的經驗不假,即使沒有什麼特殊道具,使用尋常的剪刀與各尺寸長鑷,謝資景也能讓苔蘚們,在新環境中最快地發揮生命力,讓景觀中動物的視覺,映照出無痕的無垠綠意。
打好底後,他的造景敘事主軸,多半使用福祿桐或是壽娘子,扦插後發芽長新葉,就會像棵樹;配合他喜好堆砌的垂直岩壁,以及定時噴灑的水霧,謝資景的水陸生態缸,不只有水墨畫裡的禪意,也不單純只是某個時間點的生態靜觀,而能確實讓觀者感受到時間的流逝、代謝,以及生命力的躍動。
比起水草缸需要較頻繁換水、注意燈光與水質,苔蘚微景觀相比之下,使人能更專注在觀察小世界裡的細微動靜。謝資景也用心研發,開模訂製了特殊的「網(眼)蓋」,頂頭有無數細密小孔,水氣也不會過度氣散逸,但又能適度交換氣體,讓看似靜態的生態瓶,也能產生動態的美。
※更多精彩內容請詳見《鄉間小路雜誌》。
※瞭解更多,歡迎前往《鄉間小路粉專》。
※本文由鄉間小路雜誌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