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
0:00
藍委憂關稅談判涉萊豬 政院:優先考量國人健康需求

澳洲進口「冷凍豬腳」成首批輸台萊豬,國民黨立委關切台灣正與美國進行關稅談判,絕不允許豬肉進口標示產地取消。政院人士指出,政府對產品輸入的原則是食安優先、科學分析等,會將維護國人健康需求列為優先考量。
根據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豬肉儀表板」顯示,4月29日1批22.99公噸自澳洲進口的豬其他可食部位檢出0.001ppm萊克多巴胺。這是台灣在2021年元旦開放萊豬進口以來,首度有進口豬肉被檢出含萊克多巴胺0.001ppm,雖未超標,仍引發關注。
國民黨立委許宇甄今天透過新聞稿質疑,台灣正與美國進行關稅談判,總統賴清德說要排除非關稅貿易障礙,這種未談先降作法非常不妥;絕不允許豬肉進口標示產地取消,也不允許基改食品進校園,衛福部應要求散裝、包裝等販售豬肉加工品清楚標示產地,並應標註是否使用含有萊劑的豬肉,保障國人知情權及食安。
政院人士表示,政府對進口豬肉萊克多巴胺的安全容許值,是依據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Codex)標準訂定,本案進口豬驗出0.001ppm,低於台灣容許值0.01ppm,顯示是安全的,同時也顯示政府對豬肉產品的邊境與上市後查驗是有效且透明的。
政院人士說,政府對產品輸入的原則是食安優先、科學分析、參考國際標準,並落實邊境查驗與市場稽查,政府會將維護國人健康需求列為優先考量。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