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昨就診今「未應門」屍僵…二線四星勤指中心主任猝逝 保一總隊:震驚惋惜

天殘今舉行告別式 緋聞男友賀瓏現身悼念、全程不發一語

隔63年再處極刑!以色列擬起訴22哈瑪斯成員 傳絞刑伺候

洪蘭/以「辭世」面對高齡社會老死問題

洪蘭
洪蘭

朋友傳簡訊來告訴我《快思慢想》這本暢銷書的作者心理學大師康納曼是去瑞士安樂死的,我聽聞非常驚訝,康納曼是以研究決策制定、認知陷阱著名,所以他拿的是諾貝爾經濟獎,我們一般對經濟學家的印象是冷靜自持,尤其經濟學一向標榜人是理智的動物(大三上郭婉容教授的經濟學原理,一學期下來我只記得這一句話),康納曼教授雖是高齡,但並未聽說他有什麼絕症,他的太太安.崔士曼也是非常有名的心理學大師晚年失智,但已經走了六年,即使照顧是負擔,這責任也卸下了,那麼,為什麼這位經濟無憂,身體過得去,受到全世界尊重的大學者要想「辭世」?

我用「辭世」沒用「安樂死」,因為安樂死有「不得不」的意味,但辭世不同,辭世是主動的,例如去人家家做客,覺得談的差不多應該走了,便向主人告辭,主人可以挽留,客人也可以堅持有事得走。這是操之在我。

人生應該操之在我,不然就成傀儡,別人要你做什麼,你便只能做什麼。英文有一句話,「with strings attached」,給你錢做研究可以,但要依我的條件才會撥錢下來,沒有自主權,這是全世界做研究者的痛。

「哪吒」賣座破紀錄,年輕人爭先恐後搶著去看,記者不解,他們齊聲回答:哪吒說「我命由我不由天」。這不正是我們在世界上努力奮鬥的理由?如果一切由天,那還打拚什麼呢?

一個人對自己的命究竟有沒有自主權?天主教認為自殺是犯罪,所以自殺者不能葬在家族墓園,要埋在十字路口,讓來往的行人車馬輾壓來贖罪。《周書洪範》也把考終命視為五福之一,康熙皇帝大權在握,什麼都在他的掌控中,只有不知能否考終命,每天惴惴不安,怕九子奪嫡橫死。那麼請問,纏綿病榻、沒有品質的長壽算是善終嗎?

生活的品質其實是個很主觀的事,所謂「莫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比利時有位教授的母親選擇用自己的方式辭世,兒子是殯儀館打電話來通知才知道母親過世,結果兒子大怒,告政府違反人權。我看到這個消息時很難過,這母親應該是覺得生無可戀,才會做這決定吧?不知道這位母親幾歲,身體狀況如何,但這兩項並不重要,因為也有絕症的老人拚命求醫,這應該是她覺得人生沒有意義,硬活著也是受罪,不如解脫吧?我們當然不鼓勵自殺,只是想知道人究竟有沒有權利決定自己的生死?

生死是自然現象,沒什麼好避諱不談的。生命不在長短,在乎有沒有活出意義。若善用時間,做出貢獻,雖短猶長;沒有貢獻,只是混日子,那是浪費糧食。聖嚴法師最了不起的地方在他願意把難得的換腎機會讓給年輕人,因為年輕人比他更有機會創造出生命的價值(其實聖嚴法師本人就是生命價值最高的表徵)。台灣已經進入高齡社會了,老死這個問題必須要面對了,不是每個人都有能力千里迢迢去瑞士辭世的,立法院的袞袞諸公,除了打架,幹點正事好嗎?

(作者為台北醫學大學暨中央大學講座教授)

※ 提醒您:若您或身邊的人有心理困擾,可撥打1925(依舊愛我)安心專線

母親 聖嚴法師

延伸閱讀

邊買邊存錢!年輕人推「善待自己稅」 特殊方式幫存錢

日本三冠馬后「自由島」比賽傷重遭安樂死 騎師淚別愛駒:保護我到最後一刻

圖表看時事/3情境下「醫師協助死亡」民眾願接受 和安樂死區別在哪?

動物收容所安樂死條件增無法自行飲食、排泄等 農業部認同

相關新聞

洪蘭/以「辭世」面對高齡社會老死問題

朋友傳簡訊來告訴我《快思慢想》這本暢銷書的作者心理學大師康納曼是去瑞士安樂死的,我聽聞非常驚訝,康納曼是以研究決策制定、...

施振榮/以科技創新面對高齡社會新挑戰

高齡化與少子化的社會現象已成為已開發國家的常態,在這個大趨勢下,人類也是第一次面臨長壽社會帶來的種種挑戰。

陳冲/從格陵蘭 談國安經貿戰略

三年前,願景工程基金會組團造訪格陵蘭,為的是氣候變遷議題,沒想到近半年來,格陵蘭變成國際媒體焦點,卻是肇因地緣政治,境界...

辛翠玲/歐中關係回暖?

隨著川普重返白宮,大規模加徵關稅、單邊施壓盟友,全球聯盟結構出現裂痕。於此同時,降溫數年的歐中關係卻出現意外變化。歐盟領...

廖元豪/大法官不是上帝

前總統陳水扁日前對司法權近來被濫用的情況,有這樣一段話:

薛琦/關稅不會讓美國再次偉大

川普一定認為自己是最懂得關稅,所以自稱關稅人。今年四月二日,在他所稱的解放日,他終於解放了自己,提出所謂的對等關稅,卻也...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