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天殘今舉行告別式 緋聞男友賀瓏現身悼念、全程不發一語

隔63年再處極刑!以色列擬起訴22哈瑪斯成員 傳絞刑伺候

辛翠玲/歐中關係回暖?

隨著川普重返白宮,大規模加徵關稅、單邊施壓盟友,全球聯盟結構出現裂痕。於此同時,降溫數年的歐中關係卻出現意外變化。歐盟領袖刻正籌備七月赴北京,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舉行峰會,並啟動電動車關稅談判,擬以最低價格機制,取代先前對中國電動車加徵的懲罰性關稅。作為全球第二與第三大經濟體,中國與歐盟的互動趨勢對國際秩序具有深遠影響。觀諸其近期往來,歐中關係回暖嗎?

自二○一九年歐盟首次將中國定位為經濟競爭者、體制對手,並視其為供應鏈、科技與基礎設施領域的潛在安全威脅以來,雙方關係歷經貿易壁壘升高、人權爭端激化與「中歐投資協定」(CAI)凍結等多重打擊。歐方在5G、供應鏈安全、產業政策等領域加強防堵中資,高層互動也趨近停滯。

然而,近來美國對歐洲汽車、鋼鋁與新能源產業加徵新關稅,引發歐洲對依賴美國市場與安全承諾的深層焦慮。戰略自主再度成為歐洲內部辯論的核心議題,對中互動策略亦因此調整。北京則積極釋出務實訊號,強調市場開放、放寬農產品進口限制,並主動提出在電動車等領域展開價格承諾談判。

不過,中歐雙方近期的互動,並非價值衝突緩解的結果,而是在外部壓力與全球格局碎裂下的「戰略性重聚」現象─此係以功能互賴為基礎、在制度分歧下有限合作的外交模式。此類互動關係有三大明顯特徵:

一、合作領域明確聚焦:合作集中於電動車、綠色科技、農業市場等,高互賴、低政治敏感性的領域。

二、價值矛盾暫時擱置:在人權、治理模式等核心價值議題上,雙方高度警戒,避免將敏感問題納入合作主軸。

三、技術路徑推進:合作互動以事務部門為主,高層峰會亦謹慎為之,避免激化內外部政治爭議。

這種戰略性重聚的關係,反映出雙方在國際結構急遽碎片化下,認知到務實合作的必要。儘管政治互信難以恢復,但在特定領域維持政策溝通,是雙方可接受且不得不的最低共識。

然而,此類型的關係本質脆弱且可逆。首先,現有互動主要源於外部壓力(特別是美國保護主義),一旦環境變化,合作誘因隨時可能減弱。其次,歐盟內部對中國的制度戒心依舊強烈。歐洲議會即便討論取消制裁,對CAI復活仍存疑慮。第三,若中方未同步改善勞權、資訊透明度與市場准入等結構性問題,歐洲鷹派勢力可能再次壓制雙邊關係。此外,即便雙方在技術層面合作,中方對歐盟加強關鍵技術審查與限制中資仍有警惕,貿易摩擦隨時可能再現。

短期內,中歐可望在電動車供應鏈標準、永續、農業市場準入等領域具體合作。歐方已明示希望透過最低價格機制取代懲罰性關稅,若磋商順利,將是中歐重新合作的重要基礎。中長期而言,雙方能否接納彼此的矛盾、找出風險管理機制,才是日後互動穩定的關鍵。

歐中關係或許尚未真正回暖,但在新的國際格局中,過去數年間的對抗與對立模式明顯已不適用。面對碎裂化的國際秩序,雙方正試圖透過有限合作,為自身政策調整與戰略布局爭取緩衝空間。歐盟與中國重新靠近彼此,並非夥伴關係的再現,也不是價值歧見的消弭,而是全球秩序重組下,務實與現實的選擇。

(作者為中山大學政治經濟學系教授)

歐盟 關係 電動

延伸閱讀

關係急轉? 中輸入建築機械 歐加徵最高66.7%關稅

鴻海新契機 催速成長

破壞成員國互信原則 歐盟法院判馬耳他「黃金護照」違法

馬爾他黃金護照疑賣給俄羅斯白手套 歐盟擬限售

相關新聞

洪蘭/以「辭世」面對高齡社會老死問題

朋友傳簡訊來告訴我《快思慢想》這本暢銷書的作者心理學大師康納曼是去瑞士安樂死的,我聽聞非常驚訝,康納曼是以研究決策制定、...

施振榮/以科技創新面對高齡社會新挑戰

高齡化與少子化的社會現象已成為已開發國家的常態,在這個大趨勢下,人類也是第一次面臨長壽社會帶來的種種挑戰。

陳冲/從格陵蘭 談國安經貿戰略

三年前,願景工程基金會組團造訪格陵蘭,為的是氣候變遷議題,沒想到近半年來,格陵蘭變成國際媒體焦點,卻是肇因地緣政治,境界...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