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老街「款待文化」 店家主動標示廁所外借 友善旅遊誠意足

新北三峽老街除設有公廁外,部分店家也主動提供廁所外借服務,甚至在商圈網站上清楚標註,讓民眾可「按圖索驥」找到方便去處。這項友善舉措已推行4年,店家雖普遍認為對生意提升有限,但所展現的「款待文化」卻悄悄改變老街氛圍,讓旅遊體驗更有人情味。
三峽老街商圈發展協會理事長林豐斌指出,目前參與的「友善店家」已有約40家,都會在店門口標註提供的服務,除了開放廁所,也有店家提供哺乳室、WIFI、旅遊諮詢等服務,「都是自動自發,沒人強迫,沒有商業利益,是一種善意的展現。」林說明,至今尚未聽聞有髒亂或困擾回饋,反而多數觀光客態度親切,彼此互動良好。
實際走訪幾家參與店家,大多表示「借廁所不會帶來顯著業績」,但仍願持續提供。雖然有店家說,疫情開始後因衛生考量暫停開放,但面對真的有需求的觀光客還是偶爾會借用;也有業者坦言,「有些人進來借廁所會順便看看,也許會買點東西,但大多數是當作公益服務在做。」
店家廁所的環境維護情況也相對良好,多數業者表示會定期清潔,並設有明確指引。有業者指出,「因為人數不算太多,還可以負擔,民眾也都還算自律。」
民眾對這種貼心服務反應普遍正向。27歲王先生說:「之前不知道可以借,現在知道覺得很貼心,喝多飲料真的會想找廁所。」他也認為若未來開放能更多店家,合理的收費都能接受。44歲張姓婦人則建議,「應該在老街入口設一張導覽牌,告訴大家哪裡可以借廁所,不然很多人根本不知道。」她認為店家廁所可能比公廁更乾淨,「而且大家也會比較珍惜。」
目前老街設有3處公廁,集中於街道兩端與中段,但假日遊客多時仍可能排隊,友善店家的協力開放,成為緩解壓力的補充方案。35歲高先生表示,他曾在南機場夜市看過類似做法,「三峽這邊的網站還能導航,很棒,但希望更多店家參與,前提是民眾要好好使用,才不會造成店家反感。」
三峽老街「友善店家」廁所外借制度雖未必直接帶動買氣,但在營造友善觀光、改善旅遊體驗上,已展現積極效果,也為商圈文化注入一絲溫柔的人情味。商圈協會表示,未來將持續鼓勵更多店家加入,讓「友善如廁」成為三峽老街最溫暖的風景。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