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近10小時偵訊…貴婦奈奈200萬元交保 戴上電子腳鐐離去

陸軍上校處長浮報費用斷前途 地院首開全都認

陸軍司令部軍事情報處吳姓上校處長,被控任內多次浮報差旅費、餐會詐領款項,遭桃園地檢署依貪汙罪起訴,桃園地院今午首開準備程序,吳對起訴事實、罪名全認罪,公訴當庭新增陸海空軍刑法並加重其刑,辯護人請庭上審酌被告已是特定身分,法官諭知候核辦。

長年駐美擔任國防部聯絡官的52歲吳姓上校,6年前返國述職,有大好前程的他,2019年8月至國防部陸軍司令部軍事情報處擔任上校處長,就任處長2年10個月期間,為貼補支出的交通費,明知並未出差,卻指示不知情下屬,根據不同時間不同案況核銷12次差旅費,詐領1萬9977元。

又遭人檢舉利用職務之便詐領財物,2021年12月13日根本未與韓國駐台武官等人員外事交流餐敘,吳命不知情陳姓參謀官,於同年月15日以「本處與韓國駐台武官等人員外事交流餐敘」名義核銷2萬元並詐領;隔年3月3日也沒舉辦情報交流暨外事工作餐敘,命不知情鄧姓參謀官於2022年2月15日以「0303情報交流暨外事工作餐敘」名義詐領核銷的8000元款項。

另,2022年3月30日舉辦111年第1季華美情交會工作會議後,晚餐明明在某日式餐廳用餐,為核銷所屬任姓情報官(另為緩起訴處分)事先自費購買的夏慕尼餐券,命任官翌日以「在王品餐飲股份有限公司夏慕尼中壢復興店消費鐵板燒20份」為名義上簽呈核銷餐券的2萬3000元,至於當天日式餐廳近2萬元餐費由吳支出。

時任軍事情報處情研組的48歲張姓上校組長,同樣有出席當天的會後餐敘,明知簽呈上所載之「夏慕尼鐵板燒20份」為不實,竟仍在任姓情報官的簽呈上核章,同遭檢舉,案經桃園憲兵隊報告偵辦。

經內部調查,吳主動繳回詐領12次差旅費、2次餐費共4萬7977元,20份鐵板燒餐券則移交陳姓副處長保管,同年6月1日遭調職,並於8月16日退伍,由於吳犯後坦承犯行,各別犯罪所得均在5萬元以下,並已繳回,檢方建請法院從輕量刑以勵自新。張姓上校組長直到2023年4月30日才調離軍情處,檢方偵查仍否認犯行,起訴書建請法院縱審理中坦承犯行,仍不宜宣告緩刑。

吳、張今天均出庭應訊,態度良好也都認罪,吳的辯護律師毛仁權就檢方起訴12次差旅費部分,請庭上審酌犯行接續,是否依據公職人員選舉的行賄罪科刑資料將12次全屬於1罪;由於無其他證據需調查,審判長說明審判程序將依卷內供述證詞、物證及書證傳訊,再依次訊問被告並諭知候核辦。

陸軍司令部軍事情報處前吳姓上校處長,被檢舉2019年8月至2022年5月31日任內涉嫌浮報差旅費及餐費4萬餘元涉貪遭訴,案發後遭調職汰除,桃園地院今首度召開準備程序,吳全部認罪。圖為陸軍司令部外觀。圖/擷取自Google Maps
陸軍司令部軍事情報處前吳姓上校處長,被檢舉2019年8月至2022年5月31日任內涉嫌浮報差旅費及餐費4萬餘元涉貪遭訴,案發後遭調職汰除,桃園地院今首度召開準備程序,吳全部認罪。圖為陸軍司令部外觀。圖/擷取自Google Maps

國防部 旅費 桃園地檢署 陸軍

延伸閱讀

駐外公使嫖清潔工還說「黑人窮」 詐領1.5萬交際費緩刑還想減刑

涉洩個資助罷免張淵翔40萬交保 基檢抗告書今晚送地院

竹市議員黃文政、吳國寶詐領出席費 免關緩刑但褫奪公權

黃呂錦茹遭羈押 赴地院前手寫信曝光「求神解救無辜同仁」

相關新聞

陸軍上校處長浮報費用斷前途 地院首開全都認

陸軍司令部軍事情報處吳姓上校處長,被控任內多次浮報差旅費、餐會詐領款項,遭桃園地檢署依貪汙罪起訴,桃園地院今午首開準備程...

網購具殺傷力鋼筆槍當擺飾觸法 法官認定無犯意判無罪

在學校任職的蔡姓男子網購定價具殺傷力的鋼筆槍、微型槍砲,擺在學校和家中當擺飾,檢方依違反槍砲彈藥刀械管制條例起訴。蔡男喊...

為助弟拓展事業 受刑人竊取公務電腦數百筆個資遭判刑

新竹林男在服刑期間被調用至新竹監獄調查科作業,竟趁辦公室無人監督之際,非法取得收容人家屬個資,準備交給胞弟拓展事業使用,...

酒駕騎士撞尾門慘死…大貨車違停未設警示 司機遭判刑

新竹張姓大貨車司機清晨違規停車並降下電動尾門,因未設警示設施,導致機車騎士劉男撞擊後傷重死亡。法官認為,雖劉男酒駕為事故...

拿客戶資料幫郭董連署 4男女遭判刑拜託募集者無罪

郭董2023年獨立參選總統尋求連署,北市蔡男拿空白連署書及5千元事務費,邀黃等4友幫忙,黃從葉友取得71名車行客戶資料,...

「難接受輕生」五億高中生案家屬感謝檢察官詳查 視情況決定再議

台中5億賴姓高中生前年墜樓身亡,同婚的夏姓地政士助理因假結婚偽造文書被判刑1年半已入獄,另夏及其地政士父親被控殺人部分不...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