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節特別企畫3-3】我跟媽媽姓,我驕傲!(下)

●編按:2007年5月,《民法》1059條修正案的施行,讓孩子的姓氏不再只有從父姓的選項;十八年後的今日,可說是台灣的從母姓「成年禮」。延續前一日兩位從母姓孩子的分享,繼續來看看另外五組孩子的點滴心情。
阿特,十二歲
「你哥姓李,你怎麼姓鄧?」這樣的問題,從我小學到現在已經被問過很多次,其實很簡單,我是從母姓的小孩,這對我們家來說是一個自然的決定,沒有什麼特別的原因,也不是什麼祕密。
每當有人發現我和哥哥的姓氏不同,總會露出很驚訝的表情,好像這件事背後有什麼不得了的故事。有些人甚至會猜來猜去,讓我有點困擾。我不是什麼公眾人物,這只是我們家的選擇而已,真的沒必要特別去打聽。
我一直覺得從母姓並不奇怪,這只是名字的一種形式。別人怎麼想我無法控制,但我也希望大家能多一點理解和尊重。我和哥哥姓氏不同,並不代表什麼特別的意義。名字終究只是識別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應該是我這個人是怎麼生活、做了哪些事,怎麼對待別人,而不是我姓什麼。
Mei,十四歲、Freja,十二歲
我們家兩個姊妹的姓氏不同,姊姊從父姓,妹妹從母姓,我們從小就住在國外,大家都知道我們是姊妹,但沒有人問過為什麼姓氏會不一樣,可能是因為國外的「重組家庭」很多。
不過我們問過爸媽這件事,爸媽回答,一人一個比較公平,媽媽的姓比較少見,爸爸的姓很常見,所以他們當時就約定好,如果有生第二個小孩,就讓孩子從母姓。
我們兩人都覺得自己的名字念起來很好聽,姓氏不一樣也沒關係,班上很多同學都這樣,不過妹妹還是覺得媽媽姓氏筆畫太多,寫起來有點麻煩。
我們現在住的國家預設登記是從母姓,其實台灣也應該這麼做,大家就會知道自己有選擇的自由。
芮芷晴,十歲
你好!請問你覺得小孩應該從父姓還是從母姓呢?我的答案是「從母姓」。
以前的人大部分都覺得要從父姓,但是想想看,如果沒有辛苦的媽媽懷胎十月生小孩,也不會有長大後變成爸爸的男孩吧?其實我剛出生時是從父姓,但據說在我媽媽的要求之下,就改成從母姓了。
因為我媽媽的姓氏很特別,所以我的姓氏也很特別,「芮」這個特別的姓氏讓我感到自豪,每當我說:「我姓芮。」對方肯定會想成「瑞」,但在我解釋之後,對方就會說:「哦!哇!你的姓氏好酷呀!」然而,特別的姓氏也會有煩惱,常常有人不會念我的名字,我告訴他,這個字是「芮式地震規模」的芮啦!
我覺得小孩應該要跟媽媽姓,至少第一個小孩應該先從母姓,因為小孩是媽媽努力生下來的,尤其我們的姓氏還如此特別。未來我也要讓孩子從母姓,讓這個特別的姓氏可以傳承下去。
茶碗蒸,十歲
媽媽有一天突然問我:「如果跟媽媽同姓,你會覺得奇怪嗎?」我愣了一下,因為我從來沒想過這件事。三年級上社會課的時候,老師教到親戚關係,還問我們班上有沒有人是跟媽媽同姓的。那時全班只有我一個人舉手,老師還笑著說:「太好了,可以當示範!」我覺得有點特別,也有點驕傲。
對我來說,不管是老師、朋友或同學,他們對我一樣好,沒有人因為我的姓氏和大家不同就對我怪怪的。隔壁班也有一個同學跟媽媽姓,而且她哥哥還跟她不同姓,大家都覺得沒什麼,這樣很自然啊。
我覺得,媽媽不會因為小孩不跟她姓就不喜歡他,爸爸當然也不會因為我從母姓就不愛我,這是理所當然的事。在爺爺奶奶家、阿公阿嬤家,還有我們家,我都是他們心愛的家人,不管我姓什麼,我被在意、被疼愛,這樣就夠了。
諶光燦,七歲
我在幼兒園學認字時,發現自己的名字跟媽媽的名字,第一個字都一樣,但是我知道哥哥不一樣,哥哥姓黃,跟爸爸一樣。不過,我跟哥哥名字裡都有「光」,媽媽說我們是光明燦爛的小孩。
我其他朋友如果有兄弟姊妹,都是一樣的姓,但我覺得我們家兩個小孩姓不一樣很剛好,一個跟媽媽一樣,一個跟爸爸一樣,沒有人落單,而且兩個人的姓都會繼續留下去,如果我們都姓爸爸的姓,我和哥哥長大後,生出來的小孩,不就又只有一個人的姓,那麼家裡面就會有一個人的姓被忘記。
我認為,家庭有很多種,很多人一起姓爸爸的姓,一起姓媽媽的姓,或者是一個小孩同時跟爸爸媽媽的姓,這是一件很棒的事,不會全世界的姓都愈來愈像。
如果以後,我會當媽媽,我也要讓小孩跟我一樣的姓,等他長大,我就不管他啦,他要改成什麼都可以,因為他是大人了,不是我的小孩,不過我還是會很愛他。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