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
0:00
【野上野下】包子逸/樹下的寶座

余憶童稚時,當阿嬤提及阿公,「遊手好閒不幫忙」經常是她抱怨的主題。
某一次阿嬤又在針對這個主題發揮,舉證的例子是她某個時期忙得要死,阿公不知道去哪裡悠哉不見人影,回來的時候,竟然拖回一塊沒用的大石頭。
我隱約記得那塊石頭,放在後院的曬衣架附近,蒲團般厚實圓潤,像是已經在溪裡被沖刷了世世代代,洗盡銳角與心眼,看起來特別祥和。說是廢物嘛,又太冤枉它,至少冬日曬得溫暖,吾家的黃貓特別喜歡去躺,其他時候,為了物盡其用,石頭上面總也會晾著一些物件,功能邊緣,卻也是家的一份子。
抱怨歸抱怨,鄉下人其實相當仰賴這種圓扁的溪石,缸口大的那種拿來壓鹹菜,再大一點放在河邊洗衣服,XL的超重款則挪到樹下墊屁股,乘涼剛好。阿公過世多年後,阿嬤自己不知道從哪裡弄來了好幾尊比阿公的巨石還巨的圓石,閒置於波羅蜜樹下。
經過台南偏郊小鎮,看到這一大一小的甜美菌菇,細看是溪裡的石頭糊上水泥,飾以馬賽克磚,於是懂得,立刻明白它們是樹下聊天撿菜專用尊榮寶座。我敢打包票,這粉紅格彩馬賽克以及旁邊的大塊白瓷磚,皆是隔壁三合院室內整修的剩料,物盡其用也。我阿嬤家波羅蜜樹下除了巨型溪石,同樣也用瓷磚剩料砌了幾個光滑冰涼的瓷面水泥凳。
這兩枚甜美菌菇安置在一棵絕美的樹下,經過時花正盛開,碎花長得像鏤空的白色小燈籠,風一過,樹上樹下星星點點,坐在涼蔭中心情也為之晶亮。慈祥的三合院主人見過客逗留樹下,親切地前來寒暄幾句,我問起樹名,答曰:「蘋婆。」
後來在菜市場裡難得見到藏在豔紅果莢裡的黑亮蘋婆果,心裡想的不是如何煲一鍋排骨湯,而是炎夏中偶遇的一棵樹,還有兩張清涼可愛的石凳。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