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麻衣切斷王泉仁2年後喊復出 親揭9年婚姻玩完原因

桃園汽車高速逆向撞機車!雙載夫妻噴飛1死2傷 驚悚瞬間曝光

勞動節不快樂!66.2%上班族憂過勞、理想工時每天7小時

歡度五一勞動節,其實上班族心中的期望也不少。示意圖/ingimage
歡度五一勞動節,其實上班族心中的期望也不少。示意圖/ingimage

歡度五一勞動節,其實上班族心中的期望也不少。根據yes123求職網調查顯示,在可複選狀況下,上班族前五大過節願望依序為:「身心健康即可」(57.9%)、「調薪」(56.9%)、「每天準時下班」(50.2%),以及「存夠錢,買房子」(38.8%)、「不要被裁員」(37.7%)。

而在六到十名的「職場心願」部分,又分別有:「換新工作或轉行」(32.8%)、「休假正常」(31.7%)、「不會放無薪假」(30.6%),以及「下班後、放假時,不用接到直屬上司的電話簡訊」(29.5%)、「能兼顧事業與家庭」(28.3%)。

此外,本次調查也發現,上班族衡量每天「實際投入」工作的時間,平均達9.7小時;不過自認「日工時」達「十二小時(含)以上」的,依舊占了16.5%,代表這群人的「爆肝」風險恐怕也最高。

對於目前工時的長度,有66.2%的上班族,擔心自己會「過勞」,這當中又有63.3%還透露,其實自己「有考慮離職」。

只是若想要兼顧「工作收入」與「生活品質」,勞工朋友們認為,「理想中」一天的工時,應該僅為7.4小時,等於要再少兩小時以上的工時,換算下來,大約為目前工時長度的76.3%而已,也就是要再減少23.7%。

可惜想縮短工時,恐怕不容易,畢竟回顧整個職涯,竟然有57.7%的人透露,曾經被上司要求,而有過「先打下班卡,再繼續加班」的經驗。

另外曾經有過「熬夜通宵加班」的經驗,合計也占了63.8%,其中還分成:30.1%為「曾經有過,且在辦公室與住家」;27.6%為「曾經有過,但僅在辦公室」;6.1%為「曾經有過,但僅在住家」。

想利用下班時間,或者放假時好好調整作息、恢復健康,似乎也不太容易。因為此次調查也顯示,有高達84.4%的上班族透露,「曾經」在下班後或放假時,還把公事帶回家處理。

還有無奈的是,仍然有64.1%的人透露,「曾經有過」在休假時,還要回公司處理公務的經驗:因此即使放假了,根本不太可能完全擺脫公事的「糾纏」。

上述「勞動節願望與職場幸福指數調查」,是由yes123求職網於2025年4月15日到4月28日,以網路問卷進行抽樣,調查已畢業(或退伍、免役),年滿20歲(含)以上,目前有工作的會員,有效問卷共1,277份,其中男性633份,女性644份,信心水準為95%,誤差值為正負2.74%。

上班族 勞動節 工時

延伸閱讀

勞動節你累了嗎?四生肖最近容易過勞...馬行程太滿、這動物別一心多用

經濟日報社論/勞動節省思:重新定位勞工的未來

五一勞工大遊行 提反霸凌、降工時7訴求

勞動節請1休4!有便宜機票該出國?網1關鍵秒選國旅:還沒玩先花8小時

相關新聞

職災死亡逾半數是新人 蘇俊賓籲職安法修法應正視

行政院院會今討論「職業安全衛生法」修法草案,與會的桃園市副市長蘇俊賓指出,根據數據,營造業在職災死亡案件中超過一半、營造...

福容飯店、台泥將開缺 7220職缺月薪上看7萬元

為協助青年朋友把握就業與打工良機,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桃竹苗分署將於5月在桃園、新竹及苗栗地區舉辦8場徵才活動,邀請221...

職場霸凌究竟有多嚴重?調查:72.8%上班族曾碰過

職場霸凌究竟有多嚴重?根據123yes求職網最新調查顯示,除了「身體傷害」外,上班族也害怕心理傷害」:也就是所謂的職場冷...

勞動節不快樂!66.2%上班族憂過勞、理想工時每天7小時

歡度五一勞動節,其實上班族心中的期望也不少。根據yes123求職網調查顯示,在可複選狀況下,上班族前五大過節願望依序為:...

職場加班文化盛行 前五大加班導火線出爐「它」排第一

職場加班文化盛行,根據yes123求職網最新調查顯示,導致加班的主要原因,在可複選情況下,有以下這五大項:「工作量大,常...

「特休年資併計」案!北市議員替北捷清潔員請命 市長蔣萬安:一個月處理

北捷清潔人員「特休年資併計」案,台北市議員洪健益今於北市議會質詢台北市長蔣萬安。蔣萬安回應,邀集相關單位於一個月內處理。...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