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可愛白汪「隨機送路人心愛玩偶」 男子覺得奇怪跟上去發現牠竟是在求救

Skype倒數關閉!轉換Teams超卡「訊息全沒、兩邊不同步」 1招有效解決

貴婦奈奈逃亡7年預計回台 最快5月1日落地預計直接押送北檢

高鐵首例「過站不停」疏失 駕駛連犯4大錯 停職3個月將懲處

高鐵4月14日發生通車18年來首例「過站不停」疏失,該名駕駛近暫停駕駛勤務3個月,近日通過尿檢,未來需接受內部受訓,並通過航醫心理素質評估,才能再回到駕駛勤務。高鐵示意圖,與本新聞無關。記者胡瑞玲/攝影
高鐵4月14日發生通車18年來首例「過站不停」疏失,該名駕駛近暫停駕駛勤務3個月,近日通過尿檢,未來需接受內部受訓,並通過航醫心理素質評估,才能再回到駕駛勤務。高鐵示意圖,與本新聞無關。記者胡瑞玲/攝影

高鐵4月14日發生通車18年來首例「過站不停」疏失,經查該列車駕駛一連串未遵守4項SOP,若能遵守任1項規定,就有機會避免事件發生,高鐵為此採3大改善措施,包含暫停該駕駛勤務3個月,進行教育訓練及安排航醫進行心理測驗與適性檢查,另重申規章及加強防止此類人為疏失。

高鐵14日一列北上204次車次,原訂當天上午8時26分抵達板橋站,因駕駛人為疏失,導致車門未開啟即離站,逾150名旅客受到影響,高鐵事後也啟動進行調查和檢討,並先暫停該名駕駛勤務,且依據高鐵SOP標準作業流程規定,對該名駕駛進行驗尿檢查。

高鐵今赴立法院交通委員會針對此事件進行報告,經查該列車駕駛個人一連串未遵守4項SOP,若能遵守任1項規定,均有機會避免事件發生,目前已暫停該駕駛勤務,對該員實施特別訓練,通過後將安排駕駛督導隨車督察確認,確認該員改善狀況,期間約2個月,再安排行航醫進行心理測驗及適性檢查,期間約1個月,通過後才能恢復執勤資格,合計約需暫停勤務3個月。

此外,高鐵指出,本案懲處提報將由獎懲審議委員會審議,依審議結果辦理相關懲處事宜。另外2大改善措施,像是發布通告提醒全體駕駛應落實作業程序,重申遵守規章作業與紀律,要求駕駛執勤時務必詳實確認運轉車次各站停車資訊,並依停站資訊落實釋放車門開放權限。

駕駛應落實通訊作業,附送確認完整訊息後再處置;勤務中應落實確認勤務內容,若有疑問應立即詢問行控中心;發布本案例「駕駛經驗學習分享」,供全體列車駕駛學習,強化駕駛對作業程序的’落實度。

高鐵進一步指出,也會增修規定加強防止此類人為疏失,行控中心律定控制員僅通知需停靠板橋站的駕駛,有關月台軌設定通過列車的臨時速度限制時,修訂日後一致性用語,避免駕駛產生疑惑。

如遇到列車未依計畫開門即離站時,列車長應使用PEI通知列車駕駛輾停發車,並通報行控中心;列車駕駛收到列車長PEI提醒,立即停車;行控中心接獲列車長通知時,將立即取消該列車進路,並通知駕駛僅停車,並依當時調度情況,決定返回車站或至下一站停靠供旅客上、下車。

高鐵

延伸閱讀

2警涉收賄洩密遭羈押停職 北市警局公布6警官人事異動

搭高鐵遊屏東吃黑鮪魚 票價最低7折起

星巴克「買一送一」加碼!再延長2天、一樣有星冰樂

高鐵駕駛過站不停「尿檢通過」 未來須過1關才能復職

相關新聞

加薪只排第二!勞工五一願望最期待這件事

勞工明天歡度「五一勞動節」,yes123求職網「勞動節願望與職場幸福指數調查」發現,勞工五一前三大願望,依序是健康、加薪...

上路5年簽署不到1% 病主法將大翻修

涉及病人善終決定的「病人自主權利法」上路五年,迄今僅十萬三千多人簽署,簽署率約百分之○點四五,朝野立委均認為數千元諮詢費...

高鐵首例「過站不停」疏失 駕駛連犯4大錯 停職3個月將懲處

高鐵4月14日發生通車18年來首例「過站不停」疏失,經查該列車駕駛一連串未遵守4項SOP,若能遵守任1項規定,就有機會避...

「行人地獄」重罰挨罵 交通部小編嗆爆:難道開車會被行人撞死嗎?

為洗刷「行人地獄」惡名,交通部今年將修法加嚴車輛撞行人的懲處,最快6月實施。有網友在交通部臉書粉專留言,批「不要只想用這...

沒變更!父逝外籍看護繼續照顧母? 勞動局提醒1事否則最重罰75萬

北市有雇主聘雇印尼看護工照顧父親,因父去年5月過世,雇主未在期限申請變更被看護者、或辦理轉換雇主,遲至去年10月才補手續...

美國進口酪梨、生蠔重金屬超標 食藥署全退運銷毀

衛福部食藥署今天公布8批邊境檢驗不合格產品,近半數為美國進口,包括1批生蠔及2批酪梨,被檢出重金屬鎘含量超標,邊境共退運...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