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川軍傳奇/從英勇抗戰到內戰悲劇 川軍成也上海敗也上海

行動電源怕爆炸「自製行充」可行嗎?網曝背後原理狂勸:千萬不要做

地牛翻身!上午8時19分宜蘭規模4.2地震 最大震度雙北2級

產業追蹤/陸IC設計業擴張 台廠戒備

全球半導體產業競爭加劇,中國大陸IC設計產業正迎來一波高度活躍的整併潮。2024年全球市場需求低迷、產業周期下行,以及大陸產業政策的強力支持下,大陸IC設計業採取併購策略以尋求技術突破、資源整合與市場拓展。

2023年第1季大陸IC設計公司平均庫存天數飆至9.5個月,創2019年以來新高,顯示市場需求疲軟,供應鏈壓力倍增。此時美中科技角力升溫,大陸半導體企業面臨嚴峻的出口限制,更加深對外部技術依賴的風險意識。

因此大陸加大半導體自主可控的戰略力度,2024年陸續推出包括《國九條》、《科創板八條》、《科技16條》與《併購六條》等政策,鬆綁併購審批門檻、允許收購尚未盈利的高科技企業、擴大併購資金來源,並配合地方政府的行動方案,為企業整併提供制度化與資本市場的支持,形成政策與市場的雙重推力,成為大陸半導體業透過併購加速技術升級與產業整合的黃金窗口。

其中,類比晶片、電源管理晶片與微控制器等基礎元件領域,是併購活動最密集的戰場。根據大陸半導體產業協會(CSIA)資料,至2023年,大陸類比晶片的自給率僅約16%,顯示國產化空間極大;且大陸已上市的類比晶片企業約34家,但未上市企業數量更多,呈現「企業數量多、規模小、技術能力有限」;產業碎片化易造成產品同質性高與價格的惡性競爭,促使業者展開資源整合與追求規模經濟。

此波併購潮具代表性的案件包括納芯微收購上海麥歌恩微電子,晶豐明源併購無線充電晶片廠商四川易沖科技,另有匯頂科技收購專注OLED驅動晶片的雲英谷,希荻微併購南韓Zinitix與深圳誠芯微,兆易創新透過收購蘇州賽芯等。

此波併購不僅數量創高,規模也顯著擴大,涵蓋車用電子、無線充電、顯示技術與電源管理等領域。而類比晶片與微控制器因技術門檻相對較低,產品生命周期長,不需頻繁更換製程,且製程技術多停留在成熟節點,成為大陸推動國產替代的優先切入點。

由於此類基礎元件能以較低的風險帶來穩定投資回報,也有助企業控制成本與資本壓力,這些元件雖技術難度較低,卻是汽車電子、工業控制、智慧家庭與醫療設備等應用的關鍵組成,有戰略性意義。此外,類比晶片和微控制器不只是功能疊加,而是從設計、功能到製造深度整合,有助於優化電路布局、提升訊號效率,滿足客戶對系統級解決方案的需求。

這些基礎元件雖非最先進的技術,卻是大陸實現自主可控的重要戰略資產。透過併購整合,陸企能更快縮短與國際領導企業的差距,也能提升應對供應鏈風險的韌性。且可在較低成本下量產,還能實現長期穩定供應,為企業創造投資回報。

大陸半導體業藉政策驅動併購,將為台灣半導體產業帶來嚴峻挑戰,大陸IC設計業者有望快速擴大規模、整合資源;相較之下,台灣業者多維持中小規模經營,產業結構較為分散,在規模經濟與資源整合方面處於劣勢。尤其大陸專注於類比晶片、電源管理晶片與微控制器等基礎元件領域整合,是台灣多數中小型IC設計公司的核心業務,隨著陸企快速提升技術能力,台灣業者將面臨更激烈的價格與技術競爭。

併購已成為大陸半導體企業突破產業碎片化、邁向價值鏈上游的關鍵策略。加之考慮大陸龐大內需市場為本土企業提供穩定訂單與成長空間,而台灣內需有限,依賴出口與國際市場,陸企積極整合類比晶片與微控制器、發展完整系統解決方案,若台灣業者仍專注單一元件設計,很可能在客戶需求轉變時失去競爭力。

預期大陸IC設計業市占規模將迅速逼近台灣,尤其大陸有內需優勢,隨著陸企積極拓展國際市場,憑藉完整的產品線與成本優勢,在第三地市場勢必與台灣業者直接競爭。台灣IC設計產業需重新思考發展策略,考慮更積極的產業整合、技術轉型,及強化在高階應用與新興領域的布局,方能在大陸併購整合浪潮中保持競爭力。(作者是資策會MIC資深產業分析師)

晶片 併購 IC設計

延伸閱讀

李強今起赴印尼訪問 分析指有助於北京擴大多元化夥伴關係

駐斐濟代表投書 駁斥大陸錯誤詮釋聯大2758決議

大陸銀行業高管近8成降薪 基金經理薪酬也將看業績

清查大陸證件要求教師半年內具結7次?陸委會:1次即可

相關新聞

台積專利申請件數連九年奪冠 去年達1,412件

為維持技術領先優勢,我企業持續加深專利布局。根據經濟部智慧財產局統計,2024年本國人發明專利申請以台積電1,412件最...

產業追蹤/AI協作時代串接共通語言 實現多工協作智慧團隊

2024年起,生成式AI迅速成為企業數位轉型的核心驅動力。從文案自動生成、智慧客服,到知識管理與流程自動化,愈來愈多企業...

產業追蹤/陸IC設計業擴張 台廠戒備

全球半導體產業競爭加劇,中國大陸IC設計產業正迎來一波高度活躍的整併潮。2024年全球市場需求低迷、產業周期下行,以及大...

產業追蹤/量子科技 美中角力新戰場

聯合國2024年6月宣布2025年為「國際量子科技年」,並訂出幾個目標,包括提高大眾對於量子科技與應用的認知,尤其希望向...

輝達GB200散熱解決 鴻海、廣達等AI供應鏈營運將逐季高飛

輝達(NVIDIA)人工智慧(AI)伺服器GB200組裝散熱問題已經解決,由於GB200伺服器單價是一般伺服器的十倍,可...

輝達GB300 下季可望出貨

輝達AI伺服器供應鏈已把資源投入GB300,以搭上下一波業績成長順風車,系統組裝業者認為第3季末可望出貨;零組件業者則認...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