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
0:00
賴總統宣布將成立主權基金 央行前總裁彭淮南十年前曾示警一事

總統賴清德20日宣布,政府將成立主權基金、打造國家級投資平台,成為金融圈的熱議焦點;台灣是否成立主權基金,已歷經至少十數年的討論,央行前總裁彭淮南早在十年前、2015年7月曾提過,我國勞保、勞退、退撫基金等政府基金,已有相當大的部分投資海外資產,我國退休基金「雖無主權基金之名,但已有主權基金之實」。
彭淮南解釋,主權財富基金的起源,是由石油輸出國如科威特(1953年)及阿布達比(1976年)所成立,在油源將逐漸枯竭,為後代子孫維持購買力的考量下,把出口石油收入的一部分,投資於期限較長、風險較高的資產,以換取較高的報酬率。
在此之後,由非產油國所成立且規模較大,並為各界所注意的主權基金,以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GIC)及中國大陸的中國投資公司(CIC)為代表;這兩家主權基金都由政府發行公債,取得本國幣別資金,交給GIC及CIC,在匯市購買外匯,進行海外投資。
國際間各國政府的退休基金也被列入廣義的主權基金。其中規模最大的為日本政府退休基金(GPIF,當時規模約1.26兆美元),GPIF並逐漸增加其海外投資比重;其次為挪威政府退休基金(GPFG,當時規模8,780億美元)。
央行認為,我國在勞動部成立後,勞保、勞退及國民年金即委由該部操作,如再加上銓敘部主管的退撫基金,總規模相當龐大,2015年5月底達3兆4,557億元,近六年平均年增率達15.4%,也有相當大的部分投資海外資產,我國退休基金雖無主權基金之名,但已有主權基金之實。
彭淮南並提醒,主權基金追求報酬的極大化,高報酬承擔了高風險。2008年9月美國引發全球金融危機,全體主權基金虧損了6,000億美元;其中挪威的政府基金就虧損了907億美元,約基金的四分之一。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