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股債雙殺!上億富豪嚇破膽 存款占比衝上半年來新高

金管會公布最新統計,4月股債雙殺導致億級富豪投資縮手,存款占比衝上半年來新高。路透
金管會公布最新統計,4月股債雙殺導致億級富豪投資縮手,存款占比衝上半年來新高。路透

金管會公布4月最新的高資產理財統計,4月上旬適逢川普宣布對等關稅造成全球大股災,嚴重衝擊投資人的信心,因此統計結果顯示,在高資產大戶資產池裡,存款比重在4月來到46.2%,不但比起3月多出0.7個百分點,也創下從113年11月以來的最高紀錄(當時存款占比為47.5%),也顯示億級富豪們「現金為王」的危機意識。

金管會最新統計,4月底的高資產理財的資產分布結構,各類資產的占比包括存款46.2%、基金15.5%、債券13.7%、保險11.1%、境外結構型商品6.7%,其中,保險小增0.1個百分點,基金和債券、結構型商品的占比均減少,而基金和債券占比較3月分別減少0.2和0.3個百分點,結構型商品也減少0.1個百分點。對於存款和保險的占比增加,銀行局副局長王允中指出,應和4月股債匯市波動大,因此影響客戶資產配置。

截至4月底止,國銀開辦高資產理財業務有13家,高資產客戶數達14045人,另外高資產客戶的資產規模增至1兆5739億,較3月增加272億。金管會也統計,國銀高資產理財業務前三大,分別為一銀、中信、兆豐,資產規模分別為2494億、2301億、2148億,客戶人數分別為2417人、2298人、1815人。

多家大型銀行觀察,4月可說是高資產理財業務最低迷的時刻,尤其川普效應已使美債不再成為避風港,在4月演出股債雙雙大跌,因此,不僅基金、債券,連結構型商品都遭殃;例如,以往受到高資產大戶高度歡迎的結構型商品ELN,即使大戶有在4月下旬之後損益兩平出場,但整個局勢太動盪短期內已讓大戶們不敢再進場,寧可抱著現金觀望。

5月由於美中情勢趨緩,全球股市回溫,因此情況略有好轉,不過國銀高層指出,債券或債券型基金的買氣,已大為退燒,主要在於聯準會遲未降息讓投資者等不到原先預期的2、3成資本利得,美國政府又頻傳財政赤字惡化,使殖利率飆高,也讓大戶縮手不敢再進場買債,或是趁債券價格短期回升時趕快賣掉。

而目前大戶們較青睞的,則是台幣計價的高保障倍數的保單;國銀主管坦言,由於不少客戶對台幣匯價看升至27、28元的價位,因此不願買美元保單,銀行也不敢推銷美元保單,反而是高保障倍數的傳承保單,客戶認為比較安全,也因此保險買氣較第一季顯著增加。

對於業者申請高資產理財的最新進度,王允中則說明,目前渣打與台新目前尚未開辦,送件在銀行局待審的有4家銀行業者。至於進入高雄亞洲資產管理中心特區的名單,金管會預計會在六月底之前發布獲核准的業者名單。

證期局副局長高晶萍也指出,目前有2家投信業者,包括外資投信申請進入高雄特區,主要辦理多通路銷售未具證券投信信託性質的商品;保險局主秘古坤榮指出,也有多家保險業者評估進入高雄特區,但尚未提出申請。

金管會公布最新統計,4月股債雙殺導致億級富豪投資縮手,存款占比衝上半年來新高。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金管會公布最新統計,4月股債雙殺導致億級富豪投資縮手,存款占比衝上半年來新高。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債券 保險

延伸閱讀

想裸辭「要有多少存款」?網曝1關鍵數字:算安全範圍

股債匯三殺、現金為王!王道銀行高利活存新戶上看10%

債券ETF除息秀 6月登場

6月除息債券ETF搶先看 00953B配息達9%

相關新聞

川普亂流!富豪戶投資縮手 呈現「股債減、現金增」態勢

據金管會2025年4月底統計,13家國銀管理高資產客戶總資產(AUM)規模1兆5,739億元,月增僅272億元寫15個月...

保險小百科/挑選分紅保單 評估公司體質

近期多家壽險公司搶進分紅保單市場,「分紅保單」是除了壽險保障外,還有機會分享保險公司經營分紅保單績效,獲得保單紅利的保險...

華南永昌證論壇 回響熱烈

華南永昌證券上周五(23日)舉辦「2025年夏季產業趨勢暨企業論壇」,聚焦當前全球政經動盪背景下的潛力產業與市場機會。論...

元大金列標普永續年鑑Top 1%

元大金控永續經營實力受肯定,連續六年入選標普全球(S&P Global)永續年鑑(The Sustainability ...

產險網路投保業績大躍進 預期全年成長上看20%

透過網路購買保單的民眾愈來愈多,促使網路投保業績大成長。產險業今年前四月網路投保件數達271.1萬件,年成長逾二成,總計...

網路投保旅平險制度鬆綁 業者搶商機

金管會日前宣布鬆綁網路投保旅平險限制,即日起,民眾可幫自己的父母、子女等線上投保旅平險、旅平險附加實支實付醫療險、旅遊不...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