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
0:00
觀察站/政院駁改組 就怕形成向在野低頭的觀感…牽動罷免

大罷免延燒,傳出民進黨看好罷免藍營立委態勢,有意在五二○後轉型戰鬥內閣,因應七月罷免投票與立委補選。據了解,民進黨內多認為,內閣小幅改組只是時間問題,但賴總統就職才滿一年,卓揆也有任務在身,加上內閣動向牽動罷免成敗,此前改組非最佳時機點。
賴總統首批內閣運作難稱順暢,加上國會朝小野大紛擾,政院戰力不足、首長狀況頻頻、黨內聯繫失靈等問題,已讓行政、立法部門結下心結,因此,民進黨內早在去年底就傳出內閣改組呼聲,但行政立法院際、總預算紛爭更為急迫,也讓內閣改組優先順序往後挪移。
也就是說,內閣改組呼聲,並非因應罷免而起。民進黨內普遍認為,首個改組時機為今年春節前後,第二則是五二○。一名黨政人士觀察,當前卓揆仍有因應美國關稅、推動特別條例的任務在身,加上過去挺住朝野對抗壓力,落實賴總統政見,此時撤換機率為「零」。
至於閣員,曾有人點名頻頻失言的經濟部長郭智輝,以及被形容「不在狀況內」的衛福部長邱泰源,但黨內多認為,更換閣員對賴政府來說是大事,當事人是否涉及「關鍵事件」才是重點,不會無故要閣員下台。
民進黨人士分析,現正全力推動罷免,試圖透過補選翻轉國會生態,任何風吹草動都可能影響局勢,且正值賴總統就職滿一年,肯定想在政治亂局中站穩腳步,若要在罷免案投票前更換閣揆或閣員,並非最佳時機,以防落人口實,形成向在野低頭的觀感。
但另有綠營立委認為,迎戰罷免與內閣改組關聯性低,也沒有先後問題,一個好的內閣須穩定、有績效,此時並沒有改組的急迫性,連結罷免是想像成分居多,重點還是在閣員自身表現。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