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
0:00
六都施政大體檢/道安篇…學者:人行道應是標配 而非選配

余姓女童遭撞命喪斑馬線,引發全國議論,成功大學交通管理科學系教授鄭永祥說,在多起行人路口事故後的社會氛圍及教育宣導下,近來行人走在台南路上,車輛已較會禮讓行人。
事故後,台南市府啟動「百大路口安全行動」專案,至今增設198處行人專用時相、490處行人綠燈早開,鄭永祥說,相對於全市行人路口、號誌,仍僅占一小部分,且要數據分析及檢討評估,才能判斷人本交通是否有效改善,進而持續推動。
台南一名李姓市民說,若要說台南何處路段人行環境最迫切要改善,絕對是永康區中華路,中華路全長約4公里,道路雖寬闊,人行道卻斷斷續續,被戲稱是「消失的人行道」,還不時被占用,行人被迫走上馬路。
鄭永祥表示,市府的「百大路口安全行動」專案,對友善行人方向是正確的,但後續應評估、檢討對車通效率或行人用路安全的影響,畢竟不同路口有不同的動線型態,路口交通安全不僅針對行人,車輛動線與安全也很重要。
鄭永祥指出,台南當年道路交通系統規畫,可能沒想到預留人行道、自行車道等,目前許多人行道都是從現有道路擠出來的,導致很多行人需走在道路上,建議未來新闢都市計畫區時,預留人行道、自行車道等空間。
他點出,台南許多重劃區為達到都市計畫開發效益,公共設施用地都「縮水」,相較高雄、台中等地重劃區道路,台南重劃區內路幅尺度相對小,建議未來道路規畫設計時,人行道應是「標配」而非「選配」。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