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台幣升值⋯換台灣失落20年?他曝「利率政策是關鍵」:景氣恐反轉

新台幣暴衝…談過去10年升值經驗 銀行業:這次截然不同

兩波鋒面接力 中北部、東部今明雷雨 母親節全台壞天氣

六都施政大體檢/道安篇…余小妹事件2年 台南行人死亡增加

有市民認為,串聯台南永康區與東區的中華路,人行環境最迫切需改善,市府將改善東區段人行步道,最快6月動工。圖為現況。本報資料照片
有市民認為,串聯台南永康區與東區的中華路,人行環境最迫切需改善,市府將改善東區段人行步道,最快6月動工。圖為現況。本報資料照片

台南3歲余姓女童前年和媽媽走在斑馬線上,不幸遭轎車衝撞,釀一死一重傷,引爆「行人地獄」批評,還催生台南市人本交通促進協會。兩年屆滿之際,台南交通事故死亡人數去年雖下降,行人30日內死亡數卻從28人上升為33人,增加近1成8,行人安全仍待加強。

台南先天條件不足,缺乏大眾運輸、道路里程又長,民眾多使用私人運具等,市府表示,近年積極推動智慧交通與人本交通政策;但人行空間破碎,被視為待努力改善。

據統計,2020至2024年,台南交通事故30日內死亡人數從317人降至277人,但若進一步分析行人死亡數字,2021年雖降至26人,但次年起又逐年回升,去年更增至33人,近4年增幅近2成7。

行人死傷,反映人本措施仍不足。市議員林依婷日前推嬰兒車與輪椅實地走訪西門路,發現騎樓高低落差大,人行道常被車格與違停占用,只能被迫走上馬路。「台南要稱為宜居城市,太理想化了。」她建議,在無法建設實體人行道前,應先畫設標線型人行道。

議員朱正軒也說,人行道改善常因涉及汽、機車格位減少與既有使用習慣,遭遇地方阻力,呼籲市府建立「人行道示範場域」,加強溝通與示範效果,並結合捷運、車站等優先改善。

交通局指出,在事故頻傳路口推動「百大路口安全行動」,強化行人安全設施,包括增設198處行人專用時相、490處行人綠燈早開、135處行穿線退縮及53處庇護島,並設置60處標線型人行道,總長度逾過4千公尺;此外,人行道障礙物遷移已完成31處,通學步道建置完成57校、36校興建中,新設48處左轉車道,今年也將再增加44處。

市長黃偉哲說,上任以來致力推動智慧交通,智慧號誌涵蓋196處路口,同時積極解決騎樓停機車問題,推動「原則許可、例外禁止」政策,另,偏鄉地區則以「小黃公車」取代傳統公車,涵蓋27區42條路線,2022年起全面導入YouBike 2.0

「每次道安會議我都親自主持。」市長黃偉哲說,人本交通是市府施政的核心方針,降低事故是各局處的重要目標,透過「交通3E策略」,工程、教育、執法多管齊下,致力打造安全友善的用路環境。

YouBike 2.0 交通事故 人行道 台南 大眾運輸 林依婷 行人地獄 黃偉哲

延伸閱讀

日本那珂市長造訪 黃偉哲宣布台南將有「那珂街」

台南南山公墓不登錄文化景觀 將轉型生命教育園區

11組藝人接力演出 台南「漁光島生活節」熱情登場

縣市長網路好感度黃偉哲奪第一 科技打詐「脫口罩」聲量高

相關新聞

政院520改組「戰鬥模式」?政院否認傳聞 在野稱不需鬥雞內閣

五二○將近,昨有媒體報導賴總統將在就職滿一年後進行內閣改組,啟動戰鬥模式,迎戰罷免投票、立委補選。行政院發言人李慧芝指出...

觀察站/政院駁改組 就怕形成向在野低頭的觀感…牽動罷免

大罷免延燒,傳出民進黨看好罷免藍營立委態勢,有意在五二○後轉型戰鬥內閣,因應七月罷免投票與立委補選。據了解,民進黨內多認...

六都施政大體檢/道安篇…余小妹事件2年 台南行人死亡增加

台南3歲余姓女童前年和媽媽走在斑馬線上,不幸遭轎車衝撞,釀一死一重傷,引爆「行人地獄」批評,還催生台南市人本交通促進協會...

新聞眼/終結行人地獄 南市府闢路須有遠見

余小妹事件將滿兩年,台南市交通死亡人數雖下降,行人死傷數卻未減,反映人本措施仍不足;追根究柢,南市不論舊市區或重劃區基本...

送康乃馨也遭質疑 陳亭妃嘆:母親節何時變得無情又冷漠

民進黨2026台南市長黨內初選之戰愈演愈烈,母親節將至,有民眾在社群PO文質疑立委陳亭妃送大量康乃馨的經費何來?陳亭妃今...

管中閔收到來自遠方的明信片 郵戳亮點「北京天安門」

台大前校長管中閔昨天在臉書PO出一張「來自遠方的明信片」,對方身分不明,收件者姓名和地址是電腦列印、繁體字和簡體字都有,...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