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貴婦奈奈逃亡7年預計回台 最快5月1日落地預計直接押送北檢

爸氣一擊!大谷翔平當爸後首轟出爐 首球就出棒

丁學文專欄/川普vs.Fed已偃旗息鼓?深水炸彈恐將到來

台積電(2330)要被掏空?郭智輝坦承供應鏈恐外移 網炸鍋:失業潮來了!

台積電赴美設廠後,外界關注供應鏈外移問題。法新社
台積電赴美設廠後,外界關注供應鏈外移問題。法新社

美國對中關稅政策反覆不定,如今川普重掌白宮,貿易保護色彩更濃,台廠壓力不降反升。經濟部長郭智輝29日在立院坦言,若台積電在美國設立的6座廠房陸續完工,「供應鏈外移的可能性確實存在」,最快7、8年後成真,將對本地就業與製造業帶來不小衝擊。

針對國民黨立委牛煦庭質詢「美方是否正在引導台灣產業赴美」時,郭智輝指出,目前美國廠的生產量仍不足以吸引整條供應鏈過去,但未來情況可能會變,「如果6座廠房全部完工,供應鏈的遷移壓力將顯著提升」。他坦承,這樣的風險預估約在7至8年後。

此外他也回應,若台幣升值至28元兌1美元,確實會衝擊出口導向產業,估計波及5%的產業體、約12.5萬就業人口。

行政院長卓榮泰則強調,政府政策重點在「根留台灣」、「不讓產業空洞化」,但也坦言若供應鏈不跟著去,在美設廠恐將另起爐灶,反成養敵之禍。

不少鄉民對「可能外移」這個用詞不以為然,認為只是拖延說法:「把『可能』拿掉好嗎?」「三年就搞定了,八年是樂觀派的幻想」、「你看建廠速度跟美方補貼,根本不會等到八年」。

也有人諷刺政府一貫策略:「先否認再承認」「七八年後剛好不是你當部長了」「老招了,甩鍋留給接班人」。

有網友認為產業外移不影響股價,但會重創台灣經濟:「供應鏈被拔光,房價炒不起來,失業潮就來了」「工作機會在美國、消費在美國,台灣只剩空殼」「晶片人才都被挖走,誰還替你賣肝?」

也有實務派點出:「川普一加關稅,轉單速度會比你想得快」「早就開始談免稅條件了,廠都快蓋好了才說還在評估?」

雖然官方口徑仍強調「根留台灣」,但市場與社群早已感受到脈動變化。川普政策一貫反覆,關稅、減稅、匯率壓力持續加大,加上本地能源、人才、成本問題未解,台廠供應鏈恐怕不只是外移的「可能」,而是「倒數中的既定路徑」。

※免責聲明:本文僅為個人觀點與紀錄,而非建議。投資人申購前需自行評估風險,詳閱公開說明書,自負盈虧。

2330台積電 供應鏈 卓榮泰 川普 牛煦庭 郭智輝 關稅

延伸閱讀

殖利率破10%…00919、00915、00712現甜蜜價!小童:股市拉回更該布局

6.5兆美債到期是假議題!股添樂該擔心是「這三件事」:我現在不會買美債

0050、0056怎會有年化投資報酬率20%的想像?邏輯投資:實測08年800萬各投一半績效曝光

00929負14%但堅決不賣出?存股哥三理由:照這策略00878和00713早就停損

相關新聞

100張台積電(2330)跟00878總值完全不同!存股哥:質押擔保品總值「至少」100萬

一直以來都有人問我「多少張股票才能質押」這樣的問題,但判斷你是否適合股票質押的依據不是用股票的「張數」為基準,很簡單,因為每檔股票的價格都不同,這樣根本沒有辦法以張數為判斷依據,100張台積電跟100

川普被看破手腳⋯市場對關稅鈍化?他曝「沒必要等90天」:末班車要開了

美國總統川普拋出對等關稅,引發全球產業及經濟秩序震盪,他持續對各國施壓,卻也屢屢碰壁。PTT網友熱議「全世界都看破川普的把戲,市場早已對關稅鈍化,恐怕沒必要等到關稅暫緩實施90天結束,股市就會陸續回檔」。其他人認同表示,「你已經慢了10天,錯過15%漲幅了」。

川普喊話:美國即將發大財!網酸川導「貨出得去 人進得來 美國發大財」

美中貿易戰近期情勢持續升溫,前總統川普再度發聲,替自己的經濟主張造勢。他於美國社群平台 Truth Social 發文表示,「我已阻止並扭轉了趨勢,美國很快就會發大財」,批評拜登政府讓美國在國際貿易中

台積電(2330)要被掏空?郭智輝坦承供應鏈恐外移 網炸鍋:失業潮來了!

美國對中關稅政策反覆不定,如今川普重掌白宮,貿易保護色彩更濃,台廠壓力不降反升。經濟部長郭智輝29日在立院坦言,若台積電在美國設立的6座廠房陸續完工,「供應鏈外移的可能性確實存在」,最快7、8年後成真

爸股票「玩當沖」賠掉2棟房還狂借錢 女兒怒:你到底什麼時候死?

家人若不懂得學習理財,除了讓自己負債累累,也會連帶害慘其他身邊的人。近日,一名網友分享了其家庭…

川普已成「放羊的孩子」放話股市還是續漲?他曝市場態度變了

美國總統川普近日多次透過社群平台發表言論,涉及國際貿易與關稅政策,然而網友觀察到,最近市場反應已不如以往劇烈。網友指出,儘管川普再次放話,日股、台股開盤後仍持續上漲,台股更強勢收復2萬點整數關卡,顯示市場對川普言論的敏感度明顯降低。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