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川普100天/關稅持久戰 陸2策略抗美

.美中關稅戰以中共思維來看是「持久戰」,北京使出「國際大統戰」(聯左拉中打右)及「國際游擊戰」,顯然更有準備且節奏比美國更好,反而美國總統川普走的方向剛好相反。大陸從「底線思維」到「極限思維」,既然定性是政治,「在這過程犧牲一點經濟利益也要展現對美國威懾」。
.北京早預期川普當選,從去年起,大陸就慢慢改善跟周邊國家間的關係,包括日本、南韓、印度等,「甚至包括兩岸關係也想要有改善」。
聯合報22日舉辦「拆解川普100天」座談,邀請政治大學國關中心主任王信賢等4位學者從外交、內政、美中台關係與全球經貿解析川普2.0。王信賢表示,這一場關稅戰美中之間像「懦夫遊戲」(chicken game),本來是美國對全球,現在變成是美中關係,甚至是川普跟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之間的關係,這不一定是川普預期的結果。
為威懾美 寧犧牲經濟利益
從美國角度來看,如果前總統拜登時期在地緣政治上是「天下圍中」,川普2.0就是經濟、產業、關稅方面「天下圍中」。現在美國要求大陸先來談,但大陸要求對等,「兩邊確實都有需求」,不過北京目前釋出「奉陪到底」,這應是習近平的性格,沒太大轉圜空間,且因大陸內部民族主義高漲,習若稍微要退也很難,同時一定要做「最壞打算」。從「底線思維」到「極限思維」,既然定性是政治,「在這過程犧牲一點經濟利益也要展現對美國威懾」。
王信賢並分析,以中共黨史或共產黨思維來看,這是一個「持久戰」,北京首先使用了「國際大統戰」,即過去的「聯左」(包含金磚、上合等全球南方)、「拉中」(被川普惹怒的國家如歐洲)、「打右」(針對美國)。他強調,北京顯然更有準備,且節奏會比美國更好,反而川普走的方向剛好相反。
兩岸關係 北京也想要改善
第二個策略則是「國際游擊戰」,戰法是「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現在美國進行戰略收縮,就出現一定程度的「敵退我追」,而大陸非常想用「多邊」對付美國,今年「兩會」大陸總理李強的政府工作報告也清楚顯示,只要是美國所做的事情「就反向操作」。
王信賢提到,北京早預期川普會當選,也做了準備,他並以自己近期與日韓陸智庫交流經驗說明,從去年起,大陸就積極改善跟周邊國家關係,包括日本、南韓、印度等,「甚至包括兩岸關係也想要有改善」。
而川普1.0時期曾經區分「中國」與「中共」,現在是否仍會如此?王信賢表示,區分中國共產黨跟中國人民,是時任美國國務卿龐培歐在加州的發言,也是中共最在意的問題,所以習近平非常快就在2020年9月抗戰勝利75周年座談會上講話,以「五個絕不答應」回擊。
我提17條 地緣政治投名狀
接下來如果美國在對中國大陸的議題上,如果科技、關稅都沒辦法,地緣政治是不是另一個選擇?王信賢說,「我們其實已經表態了,國安17條就是個投名狀」,而從新加坡、日本等狀況來看,各國都在美中競爭過程中調整自己的位置,但那是可以選的狀況底下,而我們目前看起來「其實沒得選」,因另外一邊(此指大陸)基本上已阻斷,且此議題跟國內政治完全聯繫在一起,(執政黨)不得不去操作這個部分處理國內問題,所以只能選另外一邊(此指美國),而這邊更沒籌碼去談,所以相較日本、新加坡,「我們條件比較不好一點」。
更大的麻煩在我方要思考戰略方向對不對、研析準不準、情報品質好不好?王信賢坦言,在判斷北京跟華盛頓意圖時,從這幾個月看起來,「還有改善的空間」。
台灣最要擔心的非經濟意外
目前是「舉國體制」的大陸或者美國比較撐得住?淡江大學戰略所副教授黃介正表示,若雙方持久戰,就政治議程來講,美國完全不占上風,因它有太多民調或者是股市波動,讓民眾有很多反應。川普這麼急,就是在跟時間賽跑。他坦言,現在最擔心的就是一些兵棋推演時,完全沒在想定裡的事情會發生。而兩岸關係亦沒改善空間,尤其是「17條」後,所以若關稅戰或貿易戰,再加上匯率問題統統發生,台灣現在最要擔心的反而不是經濟層面,而是其他層面的意外。
東海大學政治系教授邱師儀提到,川習鬥爭誰是贏家未定,若未來川普的注意力被習近平硬拖到安全領域,「我相信他也會支持嚇阻,如果不支持,他可能也想要甩鍋」。他說,台灣從以前到現在都是沒路,是「兩大之間難為小」,只是綠營接觸大陸外界會說「和解」,國民黨接觸則會被說「舔共」,「這是社會上雙標」,但綠營既有優勢,且地緣政治風險那麼高,民進黨政府可思考怎麼跟大陸和解。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