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川普100天/大玩政治槓桿 川普主義新時代來臨

.川普執政百日支持度偏低,但憑藉巧妙操作美國制度槓桿,成功穩固權力版圖,他的政治操作與「讓美國再次偉大」(MAGA)運動的持續發展,或將改寫美國未來政治格局。
.川普的大膽與制度上的漏洞結合,讓「第三任總統」這個看似荒謬的想像,在今時今日的美國政治環境下,已經不能完全排除。
美國總統川普執政百日支持度約44%,與拜登、歐巴馬、小布希及柯林頓等前總統相比明顯偏低,他卻絲毫不在意,原因在於美國聯邦與選舉制度本質上就存在「以小搏大」的結構。
東海大學政治系教授邱師儀指出,川普深諳其中奧義,靠著制度設計逆勢放大自身影響力,即便民意基礎薄弱,仍能穩固權力版圖,甚至有挑戰第三任總統寶座的可能。
聯合報22日舉辦「拆解川普100天」座談,邀請邱師儀等學者深入解析川普2.0如何在全美乃至全球掀起震盪。邱師儀表示,川普是美國近150年來最懂得運用美國「以小搏大」這套政治槓桿的總統,靠極端政策鞏固小但關鍵的紅州,選舉人團、參議院、聯邦法院,無一不成為他穩固勢力的資本。
掌握關鍵 掣肘有限權力
川普對於國內輿論與同黨反對聲音幾乎不為所動,他深知只要掌握關鍵,即使惹怒多數人也無礙權力運作,背後看準的是美國現行三大政治制度的脆弱處。
首先,選舉人團制度讓他在2016年大選中,普選票雖落後對手希拉蕊,仍憑藉幾個關鍵州的險勝入主白宮。
其次,參議院「每州兩席」的制度,也讓人口稀少的州與大州享有同等代表權,成為共和黨穩固勢力的重要依靠。更關鍵的是,只要同時掌握總統與參議院,就能提名並任命聯邦法院法官及最高法院大法官,進一步穩住政治基本盤。
邱師儀指出,這也讓川普路線愈走愈邊緣,不僅打算取消出生公民權、全面撤除多元平等包容(DEI)計畫,還考慮挑戰憲法對總統任期的限制,如果缺乏有效的制度性制衡,美國恐將面臨一個更加強人化、甚至接近獨裁的領導模式。
外界寄望於2026年期中選舉,希望藉由民主黨掌握國會參眾兩院的其中一院,對川普形成牽制。不過邱師儀認為,情勢逆轉機會並不大,參眾兩院仍由共和黨掌控的可能性較高。
眾議院方面,共和黨目前僅以5席微弱多數握有控制權,但民主黨防守壓力大,翻盤難度頗高;至於參議院,即使民主黨希望在緬因州、北卡羅來納州、俄亥俄州等地搶回席次,也得提防喬治亞州與密西根州可能遭共和黨反攻,參眾兩院由共和黨主導的局勢可能持續。
至於川普挑戰第三任期的可能性,雖然美國憲法第22條修正案明定「任何人不得當選擔任總統超過兩次」,川普卻主張條文僅禁止連續三任,若非連任兩屆後再尋求第三任,則不受限制。儘管此一解釋高度爭議,但若情勢有利,川普未必不會推動修憲或尋找繞道方案,打破兩任限制。
邱師儀分析,如果川普真要挑戰第三任,他會先從選票資格著手,州選舉官員可能根據第22條修正案,拒絕將他的名字列入選票,這必然會引發訴訟,法院介入後,川普希望保守派大法官占多數的最高法院,能夠判他贏,但面對明確的憲法規範,仍可能對川普做出不利裁決,以維護憲法秩序。
發起衝撞 試探憲政底線
邱師儀指出,川普的典型行為模式是,先發起衝撞,試探底線;如果遭遇強大反彈,會暫時後退,但一旦找到新的突破口,又會再次進攻。由於美國政治體系賦予總統相當大的權力,他這種戰術式推進往往能取得成效,因此如果未來存在任何法律或政治空間讓他追求第三任期,川普很可能會毫不猶豫地嘗試。
MAGA運動 恐將持續存在
淡江大學戰略所副教授黃介正則指出,目前共和黨建制派已經熄火,小布希時代的新保守主義者也失去話語主導權,從川普個人意願與美國社會結構性變化來看,MAGA運動預期將持續存在一段時間,甚至可能超越川普的任期。
黃介正說,近年來,民主黨的支持群體逐漸從底層轉向中上階層,共和黨則愈來愈代表中下層選民,這種趨勢雖然延長了MAGA運動的壽命,但共和黨是否真的能夠變成MAGA黨,仍有待觀察。
針對社會氛圍的變化,邱師儀表示,近年來美國社會底層群體的怒吼,已經突破自身圈層,逐漸擴散到中產階級,非法移民問題、美國在國際上「吃虧」等原本屬於邊緣的情緒,如今也在快速轉化為主流共識。
邱師儀說,川普不僅將共和黨拉向極右,也改變了民主黨的主流意識形態,如果這股趨勢持續成型,美國將可能迎來繼雷根主義之後的另一場意識形態轉變──一個以川普主義(Trumpism)為核心的新時代。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