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美智庫調查/台對美信任度下滑 46%不信美將助台抗中

2.0颶風橫掃全球/川普百日狂飆 無人制衡

川普上任後簽署196項行政措施 製表/蔡佩蓉
川普上任後簽署196項行政措施 製表/蔡佩蓉

"川普不僅沒有像拜登一樣,不斷重申必然介入台海的承諾,更糟的是,他還浪費了一個重要的威懾工具,讓經濟制裁完全失去了效果。"

美國總統川普的第二任,沒有連任的壓力,但與外界所想的不同,他卻有時間的壓力,希望能夠在短時間,能夠做出成績來,否則到了明年11月,將時不我予。

形勢現在對川普很有利,川普挑選閣員,首重聽話,絕不容許第一任時的異議閣員,國會兩院都是由共和黨占多數,而且對川普掣肘的共和黨建制派,不是已經退休,就是對川普重新效忠;最高法院是三權中唯一可以制衡川普的,但是9位大法官中,傾向保守的占了5位,而且還有可能有人出缺,可經川普任命、參院通過,將保守派的優勢差距拉大。

期中選舉若敗 恐難成事

一般評估美國總統4年任期,可分為三個時間點,其一是百日,此刻大部分內閣人事已定,政策陸續開啟;其二是滿一年,這時總統的政策,該遇到的挫折阻礙,也已經遇到,可以做到的,也可以預估;其三則是期中選舉,雖然只是參眾議員選舉,但投票結果也顯示選民是否對總統的政策認可,通常期待越高,失望也越大。

川普在內政與外交上要做出成績來,需在期中選舉前,但從上個世紀80年代後,在任總統十有八九會在期中選舉落敗,只要參眾兩院有一院由反對黨拿下,最後兩年兩黨勢必相互杯葛,難以成事。

川普急著在這百日內,揭櫫他的執政理念,以軍事般「威懾與恐懼」(shock and awe),不斷拋出政策,操作新聞節奏,上任以來已簽署逾百項行政命令,宣布邊境地區進入國家緊急狀態,強迫驅逐非法移民,內政方面取消「多元、平等與包容」DEI政策,重用富豪馬斯克,以政府效率部進行改革,對聯邦政府230萬員工發出威脅逼退信。

起訴政敵 出征同黨議員

川普更積極對付政敵,開出名單,要用司法部起訴、FBI調查之外,還對批評他的媒體,提告賠償,讓其噤聲。對於反對他的共和黨參議員們,則挾群眾聲勢,召集文青與MAGA群眾,把這些議員的社群網頁灌爆,還準備徵募人選,在初選時就淘汰議員。

改革本可透過國會修法,但是共和黨議員被嚇得噤聲,國會不敢阻止行政權獨大,被裁的雇員已告上法庭,「改革」能否推進,要看各級法院認定改革是否違法,最後若上訴至最高法院,要看大法官們認定是否違憲。

川普政府目前對法院命令置之不理,川普和幕僚也不斷發表蔑視司法的言論,讓許多憲政學者擔心,這已危及司法權經由違憲審查制衡行政權的設計,美國最高法院勢必會與川普正面對決。

關稅掀波 衝擊股市消費

但真正衝擊期中選舉的會是經濟,川普的關稅政策,將導致物價上升,而消費信心、股市、房市不約而同大跌,與川普當選前的經濟強勁出現巨大差別,華爾街開始擔心,未來12個月衰退機率增至35%。美國不僅出現通膨,還出現經濟萎縮,通縮的危機,將會使得明年期中選舉非常不看好。

外交方面,川普上任前,就提出要控制巴拿馬運河與格陵蘭,甚至要讓加拿大成為美國的一州,這不是隨口說說,他派國務卿魯比歐到巴拿馬,讓副總統范斯到格陵蘭,馬斯克介入加拿大選舉,都希望產生威懾效果。

前總統拜登外交長於結盟,其國安顧問蘇利文稱,在4年任期中,美國的盟友比過去幾十年都強大,不僅北約「變得更強大、更有目標、規模更大」,美國在亞太地區的聯盟關係也「達到歷史新高」。

但川普一上台,就要拋棄烏克蘭,讓歐洲盟友擔心,可能要全面自歐洲撤退,放棄北約,美國不再是傳統的注重歐洲與中東,反而要減輕美軍負擔,集中軍事資源,以中國與東亞為優先。

向普亭示好 欲離間中俄

川普想與俄國總統普亭達成烏戰停火協議,正是想突破過去傳統政策;早在川普的第一任期,就有意緩解與莫斯科的緊張關係,好為俄羅斯提供俄中合作以外的選擇,這被稱為「反向尼克森」(reverse Nixon)戰略。時任美國總統的尼克森,希望向中共示好,加深中蘇之間的猜忌與不合,但川普新戰略則是向俄羅斯示好,以離間中俄關係,第一任時有太多人反對,但第二任大權在握,沒有人能夠違逆他的意旨,他想故技重施。

然而普亭想兩邊示好,讓美國與中國都競相與其結盟,好讓俄羅斯左右逢源,但俄羅斯的最佳策略是在還沒有新朋友之前,不能丟了老朋友,所以既預定與川普要在沙烏地高峰會,5月莫斯科閱兵也邀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參加。

245%關稅 大陸承受得了

川普現在雖然還在等待習近平的電話,甚至不放棄在年底前舉行美中高峰會,但是又似乎真的要對付中國大陸,尤其在關稅戰之後,把其他國家的對等關稅都暫緩90天,獨獨對大陸的關稅逐步升高到245%,川普似乎真的要從「經濟上打垮中國」,因為能夠阻止川普讓美國再度偉大的國家,似乎只有中國大陸。

可是如果川普的目的是要防止解放軍打台灣,這就是個極糟的計畫,因為對於中南海來說,真要嚇阻武力解放台灣,不是靠美軍,而是靠國際經濟的制裁。換句話說,大陸經濟的噩夢是若真被制裁,將被迫從世界經濟脫鉤。

可是川普現在的關稅戰,偏偏就像是場預演,讓大陸覺得不過爾爾,承受得了,再加上全世界其他國家不但不支持美國,反而抱持著幸災樂禍的心情,在旁看好戲,這不是美國所要的,更不是台灣所希望的。川普不僅沒有像拜登一樣,不斷重申必然介入台海的承諾,更糟的是,他還浪費了一個重要的威懾工具,讓經濟制裁完全失去了效果。

擔心成跛鴨 放話第三任

有人把川普比成習近平,都是民粹主義、民族主義,從這個角度來看,DOGE與司法部,還有FBI,就像是中紀委與公安部,就是川普/習近平手中的快刀,甚至連底下的人吹牛拍馬,都很類似,內閣閣員在川普前發言,必先稱讚「在川普總統的英明領導下…」,現在美國甚至考慮要在6月14日川普生日時,舉行前所未有的閱兵。

川普最近聲稱,正在認真考慮第三任的可能,其實不是真的要做終身總統,而是擔心期中選舉如果結果不利,他很快就會成為跛鴨總統,即使選勝,也因為川普僅能再當兩年總統,所有權力將集中到有意繼任者的身邊;副總統范斯是川普心中指定的繼承人,可是有沒有可能以政績庇蔭,讓范斯在2028年當選,領導MAGA運動,就要看川普能不能完成他大部分的競選承諾,創造自己的執政遺緒。

川普百日颶風,橫掃全球,原本在川普第一任結束後,大家看到拜登獲勝,都認為川普僅是個意外,世界潮流不會因川普的4年而改變,但是現在川普回任,拜登4年反而才是意外,未來川普所代表的極端右翼成了美國政治主流,甚至在美國鼓勵之下,極右派在世界其他各國繁衍昌盛,美國與盟邦的關係,將再也不是過去的信任關係,美國成了只講利害的霸主,世界秩序回到雅爾達密約時代,只有俄羅斯與中國大陸能夠與美國分割勢力範圍,百日雖短,卻已帶來無法回復的劇變。

製表/蔡佩蓉
製表/蔡佩蓉

川普 美國

延伸閱讀

WSJ曝白宮宮鬥新篇:趁納瓦羅不在 2部長說服川普關稅急轉彎

高關稅恐釀危機 川普政府擬設供應鏈應對小組

川普內建「關稅腦」!分析:靠心理戰打貿易戰 有邏輯但決策藏大風險

喊話增國防預算 加總理因應川普關稅戰

相關新聞

拆解川普100天/美國地緣戰略 轉向擴張孤立主義

.川普的外交政策呈現擴張型孤立主義,即美國無意承擔全球責任,卻要將美國的堡壘變大。

拆解川普100天/川普經貿風暴 台灣3面向找出路

.川普重稅打擊越南、柬埔寨等中資轉口國,中國大陸供應鏈恐掀新一波出走潮。

拆解川普100天/關稅持久戰 陸2策略抗美

.美中關稅戰以中共思維來看是「持久戰」,北京使出「國際大統戰」(聯左拉中打右)及「國際游擊戰」,顯然更有準備且節奏比美國...

拆解川普100天/大玩政治槓桿 川普主義新時代來臨

.川普執政百日支持度偏低,但憑藉巧妙操作美國制度槓桿,成功穩固權力版圖,他的政治操作與「讓美國再次偉大」(MAGA)運動...

郭崇倫會客室 EP208|面對川普談判威脅 台灣至少要守住一些底線 ft.旅美學者翁履中

美中關稅戰持續膠著,美國總統川普22日稱不會對北京打強硬牌、願意削減對中國商品的高額關稅,北京則重申美方若真想解決問題,就「不能一邊威脅一邊談」。雙方你來我往,顯示氣氛仍舊緊張,關稅問題恐將繼續成為兩國關係的拉鋸焦點。 本集郭崇倫會客室連線美國德州Sam Houston州立大學政治系副教授翁履中,來談美中貿易戰的現狀與未來走向,以及這種競爭關係如何促使其他國家在兩大經濟體之間選邊站隊。

川普速報/美中談判陷羅生門 市場與金價齊漲

編按:美國總統川普的對等關稅政策,掀起全球「川普關稅風暴」。聯合報數位版即日起每周一至周五,由資深編譯搭配AI協作,一早為讀者精選川普最新發言,快速整理對全球經貿政策與國際局勢的影響。 •美中有無談判各說各話 市場樂觀金價飆升 美中貿易戰再現緊張氛圍,美國總統川普聲稱雙方已重啟談判,但中國外交部強硬否認,雙方各說各話,折射出深層溝通裂痕。儘管官方訊息矛盾,市場情緒卻偏向樂觀,全球股市應聲走高,倫敦與美股皆創近期新高,投資人押注協議仍有可能達成。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