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影/南橫墜谷現場今大雨持續坍塌、水位上升 「搜救任務暫停」

全憑川普定奪!美國貿易代表:關稅更有效 年底前可能只達成少數協議

MLB/相隔2502天!鄧愷威迎大聯盟首次先發 台灣投手第6人

美參議院委員會通過法案 授權總統動用10億美元援台

美國前總統拜登(Joe Biden)去年9月第2度動用「總統撥款權」,軍援台灣5.67億美元。美聯社
美國前總統拜登(Joe Biden)去年9月第2度動用「總統撥款權」,軍援台灣5.67億美元。美聯社

美國聯邦參議院撥款委員會今天初步通過約8520億美元(約新台幣25.5兆元)的國防部支出法案,除了強化海軍造艦計畫及擴大飛彈生產外,還決定授權川普動用10億美元「總統撥款權」援台。

法案文本並未正式公開。不過,民主黨參議員昆斯(Chris Coons)今天對媒體表示,委員會同意授權總統根據「總統撥款權」(Presidential DrawdownAuthority, PDA),從庫存中調撥軍事裝備運往台灣。

美國前總統拜登(Joe Biden)去年9月第2度動用「總統撥款權」,軍援台灣5.67億美元。這是美國迄今對台最高額的PDA援助計畫。

華府智庫「卡托研究所」(Cato Institute)學者葛梅茲(Eric Gomez)長期提倡台灣應發展不對稱戰力,他去年於「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雜誌刊文分析美國對台軍售延宕原因,及何以「總統撥款權」可能是暫時解方。

葛梅茲指出,台灣靠外國軍事銷售制(ForeignMilitary Sales,FMS)獲得大多數美國武器,這通常需要從零開始製造主要武器系統。所有超過一定門檻(台灣約為1400萬美元)的FMS都必須通知國會。

FMS的官僚設計使流程相對緩慢,從通知國會到交付的一些延遲情形是可以預期的。然而,在等待同型美國武器時,台灣常常發現自己比其他國家等更久。他說,「總統撥款權」讓美國總統得以轉移庫存中的軍品及服務,因此不存在等待製造時間。如果部署得當,動用「總統撥款權」可以在推動台灣走向不對稱防禦態勢,並在提高其自衛能力方面發揮寶貴作用。

今天通過的法案還將支持增加援助烏克蘭的金額至8億美元。

昆斯表示,除此之外,法案還將為波羅的海安全倡議撥款2.25億美元,並額外撥款1.19億美元用於強化歐洲司令部的集體安全,這些投資「都在某種程度上與烏克蘭相關」。

法案另含2000萬美元用於與支持「澳英美三方安全夥伴關係」(AUKUS)第二支柱的研究計畫,相關內容包括在人工智慧(AI)、量子運算等新科技的軍事應用上進行合作。

法案出委員會後,還需經過參議院全體表決,且參、眾兩院必須通過文字一致的版本,經川普簽署後才成為法律。眾議院18日通過的法案編列援台金額5億,向台灣提供國防物資、服務,以及軍事教育和訓練。

美國 法案 國防部

延伸閱讀

童子賢看台美20%關稅:只是談判先鋒戰 非最後決戰

批加拿大打擊芬太尼走私不力 美國開徵35%關稅

獨/童子賢:台灣抽到「流年不利望雲霓」中下籤 20%是美國的施壓

內容簡潔不忘稱讚川普 韓揭談成貿易協議秘訣

相關新聞

華府智庫兵推共軍海上封鎖:台天然氣10天內耗盡

華府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日前發布兵推報告,模擬共軍對台灣實施海上封鎖;該報告指出,能源運輸短缺是關鍵,...

呼應賴清德? 美眾議員跨黨派提案 促美台建立國防工業合作

美國眾議院共和黨籍「美國與中國共產黨戰略競爭特別委員會」主席穆勒納爾(John Moolenaar)和共和黨眾議員納恩(...

美參院授權總統 撥10億美元援台

美國聯邦參議院撥款委員會七月卅一日初步通過約八五二○億美元(約台幣廿五點五兆元)的國防部支出法案,除了強化海軍造艦計畫及...

海巡新艦陸續服役卻缺碼頭 明年不足11個泊位達高峰

海巡署積極造艦,目前經管500噸級以上巡防艦及巡護船已有34艘,卻傳出有船沒碼頭泊位可泊靠的窘境。新船不斷服役,但今(2...

有船沒人…海巡拚造艦對抗中共騷擾 近9成艦艇人力未達配置基準

海巡署積極造艦,擴大船隊規模因應中共灰色地帶襲擾,卻傳「有艦無人」。審計部表示,截至2024年8月底止,艦船艇實際人力達...

美參議院委員會通過法案 授權總統動用10億美元援台

美國聯邦參議院撥款委員會今天初步通過約8520億美元(約新台幣25.5兆元)的國防部支出法案,除了強化海軍造艦計畫及擴大...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