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府智庫兵推共軍海上封鎖:台天然氣10天內耗盡

華府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日前發布兵推報告,模擬共軍對台灣實施海上封鎖;該報告指出,能源運輸短缺是關鍵,指台灣在被封鎖的10天內就會耗盡所有天然氣儲量;CSIS資深顧問坎西恩(Mark Cancian)指出,能源是台灣韌性最弱的一環。
CSIS 31日發布兵推報告,模擬共軍海上封鎖台灣,報告指出,台灣自行生產的能源供應不大,高度仰賴能源進口;在任何情境之下,台灣的天然氣都會在10天內耗盡,煤炭和燃油分別會在7周和20周之後耗盡。
報告也指出,就算台灣事前對海上封鎖做好準備,天然氣儲量仍預計在第3周耗盡,能源供應降至普通狀況的73%;煤炭存量預計在第9周耗盡,能源供應降至24%;燃油存量則預計在21周以後耗盡,到時台灣的能源供應只剩下17%,由核能和再生能源負責供電。
至於食物存量則預計要到海上封鎖36周之後,才會出現短缺。
報告指出,台灣現行的政策是在2050年達到再生能源占比達60%至70%的目標;報告認為,雖然這樣的做法有助於提高台灣的韌性,但中間有數十年的空窗期;報告也懷疑台灣能否做出這樣大規模的能源結構轉型。
報告說,台灣從煤炭和核能轉向天然氣和再生能源的政策,大幅提高台灣的能源弱點,認為台灣在擴大其他能源選項之前,應該持續運作最後一座核能發電廠。
坎西恩點出,能源是台灣韌性最弱的一環,建議台灣改善能源韌性,包括延長既有的核能發電廠,同時強化電網等。
兵推結果也發現,不管是什麼樣的情境,共軍海上封鎖台灣都會造成兩邊的傷亡,就算是較溫和的情勢,傷亡數字也在約數千人左右;在升級最危急的情況中,美國將損失上百架飛機,以及數十艘戰艦;中國方面在不同情境中也會蒙受很高的損失,而且經常比美國付出更大的代價。
除了海上封鎖有很高的可能性演變成全面衝突,兵推也點出,若共軍動用軍事力量來執行海上封鎖,台灣需要美國的介入才能夠有效突圍,否則在美方沒有介入之下,中國的潛水艇和水雷足以摧毀40%的運輸船隻;報告並認為,美國僅支援武器彈藥的「烏克蘭策略」不適合用在台灣被海上封鎖的情況上。
不過報告也說明,海上封鎖對中國來說並非低成本、低風險的戰略,在部分兵推情境下甚至引發全面升級,導致美國向中國發射飛彈,中國則發射飛彈攻擊關島和日本;此外,報告也認為海上封鎖無助於中國入侵台灣,尤其海上封鎖讓各國都進入警戒狀態,中國也可能在過程中損失入侵時所需的裝備。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