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智庫兵推再指能源脆弱 許宇甄:錯誤政策讓台灣陪葬賴清德

國民黨立委許宇甄。圖/聯合報資料照片
國民黨立委許宇甄。圖/聯合報資料照片

台灣能源問題引起國際重視。國民黨立委許宇甄今日表示,根據美國華府智庫CSIS最新兵棋推演警告,一旦中國對台灣實施海上封鎖,台灣的天然氣儲備僅能支撐10天,煤與石油也撐不過數週。一旦外援遲到,台灣將陷入大規模斷電、交通停滯、醫療系統癱瘓等戰略性崩潰。CSIS資深顧問坎西恩(Mark Cancian)一語道破:「能源,是台灣韌性最薄弱的一環。」

許宇甄表示,這場即將襲來的危機,並非天災、也非命運,而是民進黨政府長年錯誤能源政策的惡果。民進黨高舉「非核家園」旗幟,卻刻意忽視台灣地狹人稠、資源匱乏、四面環海、綠能不穩的現實困境,這不是理想主義,而是近乎愚行。誠如「戰國策」所言:「國無蓄積者,不可以為守;民無儲備者,不可以為安。」今日台灣所欠的,不只是電力,更是國家領導人的遠見與誠信。

許宇甄指出,2024年全台發電結構中,天然氣占比高達47.2%,其中99%仰賴進口,幾乎全數經由海運輸入。一旦台海遭到封鎖,哪怕未開戰,台灣也將陷入致命風暴。電網癱瘓,冷鏈崩壞,飲水中斷,醫療系統癱瘓,民生秩序全盤崩潰。這不是科幻小說情節,而是戰爭模擬推演的具體預警。

許宇甄質疑,在這樣的能源結構下,民進黨政府拿什麼向人民保證基本生存?又憑什麼要求全民備戰與堅守?台灣面臨的不僅能源韌性出現破口,還有民進黨政府在對美經貿談判的全面潰敗。台灣在對美貿易談判中,未能獲得跟日韓同等待遇,美國對台課徵高達20%關稅,遠高於日韓的15%。台積電及台灣重量級企業、半導體產業鍊,被迫要赴美投資、轉移生產,台灣苦心經營數十年的「矽盾」正逐步瓦解。賴政府對美談判全部在黑箱中進行,完全不跟國會及社會說明,台灣正被賴政府賣得一乾二淨。

許宇甄批評,美國一邊推升地緣風險,一邊課徵高關稅,掏空台灣產業鏈,還逼迫台幣升值11%,而賴清德總統不僅不反擊,反而沉醉於內鬥、沉迷於鬥爭與權術,是一個完全失格的總統。台灣正被引向錯誤方向,「方向錯了,跑得越快,死得越快」。而賴政府毫無止損意識,任由國安資本一點一滴流失,這不是執政,是陪葬。

許宇甄表示,民進黨政府長期在能源與經濟戰略上誤判形勢,根本動搖國安根基。能源轉型不成,卻一味押寶綠能,反成高價又不穩的脆弱命脈;經貿談判毫無戰略紅線,將台灣變成美國經濟附庸,從「科技島」一步步淪為「無矽之島」。

許宇甄強調,若賴清德政府再不回頭,堅持錯誤的能源路線與無底線對美讓利,台灣在下一場區域衝突危機中,恐以最快速度失去自我防衛與談判籌碼。民進黨若繼續抱持自毀防線、跪舔讓利的路線,只會讓台灣未來走入國將不國的危險境地。

許宇甄呼籲,賴清德希望在野黨支持政府政策也應該開誠佈公,讓國會知道政府談判全貌,更該召開國是會議,邀請朝野領袖、縣市首長、產業及勞工代表,共同應對這場危機。

賴清德 許宇甄 美國 民進黨

延伸閱讀

賴清德2013批服貿「黑箱」 如今說美關稅簽保密 白:真正獨裁

賴要在野團結、柯建銘卻稱罷免背水一戰 徐巧芯:要不要先打一架

賴清德下令精準罷免?蔣萬安回應「現在是全台艱困時刻」

呼應賴清德? 美眾議員跨黨派提案 促美台建立國防工業合作

相關新聞

美智庫CSIS兵推…共軍若封鎖 我天然氣10天耗盡

華府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日前發布兵推報告,模擬共軍對台灣實施海上封鎖;該報告指出,能源運輸短缺是關鍵,...

美眾議員提案 強化美台國防夥伴關係

美國聯邦眾議院美國與中共戰略競爭特別委員會一日發布新聞稿,提到共和黨籍該委員會主席穆勒納爾、共和黨籍眾議員熊恩及民主黨籍...

管碧玲自爆海巡「已陷賒帳窘境」 沒錢付款交船求賒帳

海洋委員會主委管碧玲今天在臉書發文,斗大標題便寫下「海巡已經陷入賒帳窘境!」,她指出因為預算遭刪減,海巡署沒有錢付給造船...

美方不賣 我2027年國造「長程次音速反艦巡弋飛彈」?

國防部發布2025上半年國防產業發展條例列管軍品清單,內容披露我已研發自製有「長程次音速反艦巡弋飛彈」,由於其註明為「反...

105輪型戰車國防部擬委製500輛 裝訓部是否採購待評估

國防部發布2025上半年國防產業發展條例列管軍品清單,藉由管制軍品項目,披露研製組裝中的105公厘輪型戰車,具備有6輪轉...

海軍陸戰隊擬增購水下推進器 強化水下滲透突擊戰力

國防部發布2025年上半年國防產業發展條例列管軍品清單,內容顯示,海軍計劃擬於2028年增購28具水下推進器,配備在海軍...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