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導綠島陸蟹過馬路!生多所1招大幅降低陸蟹路殺率 登國際知名期刊

每年夏季除了是綠島的旅遊旺季,同時也是陸蟹繁殖的季節,但母蟹越過環島公路下海釋放幼蟹時,卻經常遭到路殺。農業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受交通部觀光署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委託,展開防止陸蟹路殺的研究計畫。該計畫採用簡易創新的引導設施,成功減少陸蟹繁殖期間的道路死亡事件,顯著降低陸蟹路殺率,其成果已於專注於生態學和環境保護的國際知名期刊《Global Ecology and Conservation》發表。
生多所助理研究員陳榮宗表示,該研究於2022及2023年陸蟹繁殖季節(5-9月),於綠島環島公路石朗至龜灣的路殺熱點區域進行試驗。研究人員運用道路下既有連接山側和海側的涵洞,在其周邊安裝簡易引導設施,導引陸蟹安全過馬路,順利下海釋放幼蟹。
研究涵洞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實驗組設置位置一側為草地,另一側為擋土牆直壁,在試驗上運用不同的引導設施來進行測試。在草地的一側是依著路邊埋設剖長條縫隙的PVC水管(直徑10公分;縫隙高度5公分),其中鄰接涵洞口則使用透明水管(直徑10公分),以方便觀察陸蟹在水管內的情形;而在擋土牆直壁則利用PVC水管(直徑10公分)剖半後緊貼牆壁,引導螃蟹往低處的涵洞走;對照組則為既存的涵洞,未加任何引導設施。
陳榮宗指出,生多所研究團隊於2022至2023年共進行54次調查,2年陸蟹總觀察數量高達1833隻次,結果顯示,兩種主要的陸蟹──奧氏後相手蟹和短腕陸寄居蟹利用引導設施的比率,在統計上實驗組皆顯著高於對照組。
在整體路殺率方面,2022年實驗組為8.5%,對照組為26.8%;2023年實驗組為12.1%,對照組為32.1%,實驗組的引導措施確實顯著降低陸蟹的道路死亡率,未來還會考慮於涵洞海側開口設置適當的引導設施,促進陸蟹順利返回山側的棲息地。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