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肥胖率飆破50%!營養師點出「現代人變胖4大元兇」

2024年,美國有高達43%成年人被列為「肥胖」,相較於1960年代的13%,足足增長三倍多。然而這並不是美國才有的現象,台灣國健署最新數據也顯示,台灣的成人肥胖率為50.3%,甚至比美國人還胖。加州一名營養師分享現代人變胖的4大主因,希望藉此幫助人們減重,恢復更健康的體態。
據《每日郵報》(Daily Mail)報導,營養師貝茲(Autumn Bates)日前分享,她某天看到一支「為什麼1960年代的人比較瘦?」的影片,讓她開始反思,決定深入研究原因,並歸納出四大差異。
外食和加工食品當道
1960年代,在家吃飯是日常,通常家中晚餐都是營養均衡的配置,但現代人卻越來越常外食,選擇不健康的食物。舉例來說,現代人常吃即食食品、含糖飲料、零食等,這些都是超加工食品,不但吃不飽,還會讓人不小心吃下過多熱量。
活動量大幅降低
雖然之前的健身風氣不如現在,但現代人的活動量卻比以前還要低。1960年代的工作大多都是體力勞動,孩子放學後也都是往戶外跑,和現代人生活落差很大。現在大多數人久坐辦公室,下班還是坐車、滑手機,長時間被螢幕綁住。
睡眠時間變短
現代人平均睡眠時間是7小時10分鐘,但在1960年代平均是8.5小時。貝茲指出,睡眠不足會刺激飢餓素分泌,讓人隔天更餓、想吃更多食物和甜食。她認為,現代人追劇、滑手機等,會影響睡眠時間,所以連帶影響飲食習慣。
食物配置變化
在過去,即使是加工食品(如香腸、火腿、麵包等),還是有一定的營養價值,但現代的加工食品越來越「化學」,不只充滿精製糖、化學防腐劑,還有許多人工添加物,但許多人不知道加工食品的危害,常因為方便而選擇這類食物。
貝茲表示,雖然現代人不能回到1960年代的生活,但可以向過往的人學習,減少加工食品、調整睡眠時間等,也許就能離慢性病更遠一點。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