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
0:00
看起來沒壞?冰箱食物亂放當心食物中毒 營養師警告:毒素悄悄產生

你家冰箱食物安全嗎?營養師品瑄在Instagram發布貼文提醒,冰箱裡那些「看起來還好好的食物」其實可能已經隱藏健康陷阱!品瑄提醒大家冰箱並不是食物的保險箱,就算是看似萬能的冷凍庫也不是封印術。
品瑄表示許多人總以為把食物丟進冰箱就沒事,事實上冰箱也可能隱藏很多細菌、毒素,而它們都是在保存過程中悄悄產生的。
冷藏保存(0°C~7°C)
品瑄舉例,常見食材包含肉類、蛋、乳製品、熟食、蔬果等等都要注意保存隱憂,如果冰箱溫度不穩定,細菌就容易滋生,例如李斯特菌。另外食物放太久也還是會壞!冰箱密閉空間交叉污染風險高,特別是生熟混放很危險。
冷凍保存(-18°C以下)
生肉、海鮮、冷凍蔬菜、湯品等等應放置冷凍,如果冷凍不夠冷或遇上停電,食物還是會壞,另外切記避免反覆解凍,以免細菌大爆發!
常溫保存(15°C~25°C)
米、麵、豆類、罐頭、油品、馬鈴薯等食物只需放置常溫保存,不過像台灣一樣濕熱的環境容易滋生黴菌、蟲害,存放時需注意。另外油品易氧化、馬鈴薯也有發芽風險會產毒。
品瑄建議想要保存得安心要遵循三步驟:
一、熟食最好當餐吃完二、冷凍食材最多放3至6個月
三、每週固定檢查冰箱,清掉過期危險物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