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起來沒壞?冰箱食物亂放當心食物中毒 營養師警告:毒素悄悄產生

營養師品瑄提醒冰箱不是保險庫,當心冰箱反造成細菌滋生。 示意圖/ingimage
營養師品瑄提醒冰箱不是保險庫,當心冰箱反造成細菌滋生。 示意圖/ingimage

你家冰箱食物安全嗎?營養師品瑄在Instagram發布貼文提醒,冰箱裡那些「看起來還好好的食物」其實可能已經隱藏健康陷阱!品瑄提醒大家冰箱並不是食物的保險箱,就算是看似萬能的冷凍庫也不是封印術。

品瑄表示許多人總以為把食物丟進冰箱就沒事,事實上冰箱也可能隱藏很多細菌、毒素,而它們都是在保存過程中悄悄產生的。

冷藏保存(0°C~7°C)

品瑄舉例,常見食材包含肉類、蛋、乳製品、熟食、蔬果等等都要注意保存隱憂,如果冰箱溫度不穩定,細菌就容易滋生,例如李斯特菌。另外食物放太久也還是會壞!冰箱密閉空間交叉污染風險高,特別是生熟混放很危險。

冷凍保存(-18°C以下)

生肉、海鮮、冷凍蔬菜、湯品等等應放置冷凍,如果冷凍不夠冷或遇上停電,食物還是會壞,另外切記避免反覆解凍,以免細菌大爆發!

常溫保存(15°C~25°C)

米、麵、豆類、罐頭、油品、馬鈴薯等食物只需放置常溫保存,不過像台灣一樣濕熱的環境容易滋生黴菌、蟲害,存放時需注意。另外油品易氧化、馬鈴薯也有發芽風險會產毒。

品瑄建議想要保存得安心要遵循三步驟:

一、熟食最好當餐吃完

二、冷凍食材最多放3至6個月

三、每週固定檢查冰箱,清掉過期危險物

冰箱 營養師

延伸閱讀

不要只靠咖啡提神!營養師曝過度攝取傷害:身體在刷信用卡

北市環南市場愛心食材供應鏈 新增2座冰箱保鮮

吃B群晚上睡不著? 營養師曝選「這2種」:幫助舒緩壓力

避免浪費食物甚至影響健康 善用小秘訣拯救你家混亂的冰箱

相關新聞

新冠估下月高峰!快篩庫存5萬劑 衛福部促廠商增產

新冠疫情升溫,醫療院所就診人次連五周上升,上周就醫人數逼近萬人,有民眾反映,稱跑十多家藥局都買不到快篩試劑。為此,衛福部...

2025癌症論壇回響/一顆暖心蘋果!盼給癌二代更多勇氣

4月「2025癌症論壇暨工作坊」落幕後,獲得回響。聯合報社收到一封來自高雄市的癌友茉莉投書。今年56歲的茉莉是道地的「癌...

新冠連5周上升...去年疫苗施打率「不到2成」 醫擔憂2族群

根據疾管署資料顯示,國內新冠疫情已連續5周呈現上升趨勢,新光醫院內科部感染科主任黃建賢表示,院內自三月起,新冠患者明顯增...

台灣肥胖率飆破50%!營養師點出「現代人變胖4大元兇」

2024年,美國有高達43%成年人被列為「肥胖」,相較於1960年代的13%,足足增長三倍多。然而這並不是美國才有的現象,台灣國健署最新數據也顯示,台灣的成人肥胖率為50.3%,甚至比美國人還胖。加州一名營養師分享現代人變胖的4大主因,希望藉此幫助人們減重,恢復更健康的體態。

看起來沒壞?冰箱食物亂放當心食物中毒 營養師警告:毒素悄悄產生

你家冰箱食物安全嗎?營養師品瑄在Instagram發布貼文提醒,冰箱裡那些「看起來還好好的食物」其實可能已經隱藏健康陷阱!品瑄提醒大家冰箱並不是食物的保險箱,就算是看似萬能的冷凍庫也不是封印術。

廣角鏡/推動南韓直飛花蓮

為拓展國際觀光市場,花蓮縣長徐榛蔚昨與南韓航空公司及相關旅遊、地方創生代表團,簽「清州—花蓮直航合作備忘錄」,將共同推動...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