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黏鼠板還狠! 領角鴞誤觸「防鳥塗料」重傷送醫

部分民眾怕鳥兒築巢,在大樓外抹上「防鳥塗料」,但桃園市野鳥學會附設非營利野生動物診所近期發現,有保育類鳥類因接觸到相關塗料遭受嚴重傷害、失去飛行能力,防鳥反而變傷鳥,凸顯新型防鳥產品具潛在威脅,呼籲社會大眾使用前應謹慎評估,避免對生態造成傷害。
桃園市野鳥學會表示,鳥類的糞便會散播許多病原,造成環境汙染,有幼兒園為了防止鳥類停棲,減少鳥糞問題,因此請廠商在屋頂塗上黏性更勝黏鼠板的新型防鳥塗料,不料隔天卻發現一隻身上沾滿塗料、無法飛行的領角鴞。
經桃鳥診所獸醫初步清理與穩定生命跡象後,轉送至猛禽會救傷站繼續治療,由於飛羽和體羽受損嚴重,這隻領角鴞可能需要數月的療養與接羽手術,才能評估是否能重返天空。
桃鳥診所獸醫郭昱德表示,相較於傳統黏鼠板,這種防鳥塗料更難處理,其黏稠且流動的特性,使得塗料容易滲入羽毛內層,清洗難度大增。儘管部分販售網站宣稱產品「不傷鳥」,並有警語「需小量施作塗抹薄薄一層,若用量過多可能會黏住小型鳥類(如八哥、小麻雀等)」,但實際上可能因為施工方式不當,鳥類接觸後極易被黏住,造成羽毛皮膚結構損傷,失去飛行與保暖能力,即使少量使用,仍可能對體型較小的鳥類造成威脅。
桃園市野鳥學會理事長劉義仁表示,今年2月底高雄也曾發生「下鳥屎雨,電線塗驅鳥劑反釀大量燕子摔死」的新聞,便是防鳥塗料造成生態悲劇的警訊,呼籲有防鳥害需求的民眾,應審慎評估防鳥措施,優先選擇友善生態的替代方案,如架設反光條、驅鳥器等物理阻隔,或加強環境清潔,減少鳥類聚集誘因,同時在選擇防鳥方式前,應充分了解產品特性與潛在風險,避免使用對野生動物造成傷害的產品。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