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教宗選舉內幕曝!良14世第二輪投票開始領先 消息人士:獲近80%選票當選

台幣不理性暴升 要解方而非空話

台幣匯率連二天飆升,昨天匯價趨於穩定,新台幣兌美元收盤收30.28元。記者黃仲明/攝影
台幣匯率連二天飆升,昨天匯價趨於穩定,新台幣兌美元收盤收30.28元。記者黃仲明/攝影

史詩級台幣狂升的現象,各方有不同的解讀,唯賴清德總統的說法未能說服大眾。突然加速升值的背後當有其論述及邏輯。

這顯然跟川普的關稅戰有關,而且隨關稅而來的是匯率,這樣的組合殺傷力才夠強大。全球經貿與金融的暴動,是從川普的「解放日」開始的,從那天起股債匯劇烈的波動「三殺」,這些美元資產的代表已不再安全,也破壞了信心機制,所以全球同步上映了「資本大逃亡」的大戲。

大戲的主角就是「美元貶值」。台幣成為「亞洲最強貨幣」暴漲身價的背後,是這個趨勢及集體行動的彰顯。而美元的貶值有其深層原因,試舉其痼疾論述。

首先,美元的特殊霸權地位,承平時讓美元兌換世界主要貨幣維持長期的高溢價,造成美國競爭力愈趨低落。一旦出現不確定性或經濟危機,會有兩成五到三成的跌幅。

其次,美國不斷膨脹的債務始終無法改善,這在其他國家恐早因「高度肥胖症」而影響財政的健康,但美國的例外來自於特殊的美元地位,以及在全球與美國做生意拿到美元再轉換成美債,風險也因此分散。但這會像病毒一樣傳染,尤其當美國身陷經濟危機的免疫力下降時。

還有,全球資本加速撤離美國中。美國吸引外資的魅力超絕,外資到去年底擁抱六十二兆億美元的驚人數字。但當美元資產失去吸引力時外資會大撤退,熱錢四處逃竄到更安全、或具有增值潛力的地方。

面對川普的對等關稅,各國在美國大部位的資金大撤退,美元資產或美元價格便被放空,轉為貶值的空頭現象。

貨幣戰爭是另一隻驅動美元貶值的大推手。美元貶值可促成各國拋售美元或美債儲備,也因美元貶值讓美國的負債大幅縮減,對美國的財政重擔來講是件好事,也達到促進出口成長的目的。

美國印鈔票有其特權,全球貿易大部分利用美元定價及付款,還有財政收支不平衡時,只要印鈔票並發行債券,各國央行或投資人便會收購。印鈔票用來刺激經濟成長及購買全世界的商品,對美國是利多,只不過危機發生時,擁有這些資產的人也會受波及,這就是美國獨特的經濟發展模式,透過債務追求經濟成長,但也會把危機散播。

現在就是美元貶值傳染病高度傳播的高峰,台灣面對「解放日」引爆出美元的結構性風險,促使台幣陷入升值風暴。

面對台幣不理性的暴衝,這次央行和過往態度截然不同,反而是放手,這應有其說不出的考量。央行的策略性目的有二:一是「買保險」,規避被美國列為匯率操縱國的報復,另一是「送大禮」,為關稅談判順利打先鋒。

川普早就警告中日不能以本幣貶值來對抗對等關稅。更何況,美日就關稅談判的內容上,確實有日圓升值這份清單,台美談判的沙盤推演,理論上不會忽略川普的提醒和意圖。

台灣對外出口貢獻GDP約在六成五到七成,關稅和匯率對貿易及企業盈利尤其關鍵,這兩大殺手鐧可說正中台灣要害。面對美國高關稅和台幣強升值聯合轟炸,將嚴重侵蝕台灣的經濟成長和產業。

如今,面對關稅戰和貨幣戰兵臨城下的激攻,應正視危機根本提出實際可解決問題的對策及行動。至於政治說服的文本,那就不用了。

川普 經濟發展 美國

延伸閱讀

川普「美國優先」政策 中信銀再插旗美國市場

為了長期國家實力接受短期個人犧牲?美媒:「MAGA毛主義」在興起

無畏電影重稅批川普「不了解產業」 澳洲向好萊塢招手

人道主義停火3日!普亭遭烏斥「戲劇表演」 川普發聲:算很多了

相關新聞

台幣不理性暴升 要解方而非空話

史詩級台幣狂升的現象,各方有不同的解讀,唯賴清德總統的說法未能說服大眾。突然加速升值的背後當有其論述及邏輯。

大屋頂下/不願統一與主張台獨是兩回事(上) 誰家的中華民國神主牌

兩岸問題或台灣問題,就是「中華民國vs.台獨/中華民國or台獨」的問題。

星期透視/賴執政周年 改變「抗中」此其時矣

賴政府執政即將周年,台灣內部嚴重對立,朝政難以推動,人民對政府的信任感空前低落;外部則川普的關稅罩頂台幣狂升。在川普高關...

托育改革 要從源頭治本

剴剴案引爆社會集體怒火,昨天大批民眾走上凱道,呼籲別再讓兒虐悲劇重演。剴剴在居家保母手中遭虐致死,令人心碎。社會對幼兒照...

國際護理節 護理留任危機不容輕視

五月十二日國際護師節即將到來,值此之際,不僅要致敬護理人員對健康體系的專業貢獻,更必須直視當前醫療體系中護理人力面臨的嚴...

名家縱論/認清歷史事實與國際形勢

一九四五年五月八日德國在柏林簽下投降書,宣布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無條件投降,至今屆滿八十周年,我政府自遷台以來從未舉辦紀念...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