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對等關稅最後倒數!白宮:未獲通知國稅率 今午夜(台灣時間1日中午)前公布

彭博:川普喜歡贏家 賴清德現在一點都不像

西南季風挾大量致災降雨…中南部劇烈天氣直到下周一 再轉酷熱盛夏

經濟日報社論/「世界減一」的世界 正在浮現

「世界減一」的世界 正在浮現。 路透
「世界減一」的世界 正在浮現。 路透

新加坡前總理、國務資政李顯龍認為,在美國的「解放日(4月2日)」後,全球可能邁入一個「全世界暫時減一」的新局面──全球整體經貿框架不變,美國則暫時游離在外。他認為,世界也許再也回不到關稅戰之前的樣子,我們應該學會適應這個「世界減一」的框架和沒有美國管理的世界。

川普政府現在的做法,很大程度上是在霸權衰落過程中的必然選擇,美國為了維繫自己的霸權,必然會強調「美國優先」的路線,遺憾的是,此一路線執行時卻必須具體落實三個主義:孤立主義(外交)、保護主義(經貿)、本土主義(民族),從而對長久以來一貫由美國主導的全球化構成了一波強過一波的衝擊,從反全球化到去全球化到逆全球化,最後乾脆是斃了全球化。美國此一巨大「變數」,將世界導入了空前的紛亂、混沌與不安的狀態。

對世界的絕大多數國家來說,似乎早已熟悉了美國單極治理下的國際體系,但隨著美國的不斷變化,或許大家都得被迫要面臨一個多極化的世界,以及更加多元化的全球治理體系。李顯龍的發言是對世界的一個提醒,不論對中國、歐洲、日本還是金磚國家來說,都要認真地開始思考在一個沒有美國的世界當中,如何推動全球治理。換言之,世界各國必須努力探索如何建構出一個沒有美國在內的全球化體系。

既有的全球化被美國砸爛了,各國還是得努力去建構一個退而求其次的全球化,那是因為全球化可以給所有成員帶來巨大的「外部經濟」,也即是可以讓各國彼此之間的「交易成本」極小化。

理論上,任何兩國之間自願的貿易都是互惠的、雙贏的,關鍵是如何能讓交易成本極小化;讓彼此的福利或GDP的極大化,所以全球化就是一個雙贏或多贏的機制。自上世紀二戰結束以來,世界享有了一段人類有史以來難得的和平發展歲月,基本即拜全球化之賜。

自川普4月發動全球關稅戰以來,各國在錯愕、不滿之餘,條件弱者放低姿態尋求與美國妥協,條件優者則力抗美國壓力虛與委蛇,最值得關注的則是歐盟開始與加拿大、日本等同受美國霸凌的國家接觸,試探推動建立一個「新WTO」的可能。所謂「新WTO」意味著當然就是一個「世界減一」的新版WTO。

其實,早在歐盟動作之前,美國發動全球關稅戰之後不久,我們即預見到此種可能,只是當時更多的推測是中國而非歐盟。歐盟與中國,就推動構建新WTO而言,雙方條件相當,經濟規模體量接近,亦均為貿易大國、進口大國,但歐盟在內部意見協調統一上遜於中國,而中國又是全球150個國家的最大貿易夥伴國,再加上中國對全球一眾低度發展國家主動給予零關稅的政策,總的來講,中國條件又略勝一籌,因此不排除中、歐聯手推動構建世界經貿新秩序或新WTO的可能。

值得注意的是,形勢一旦開始朝這個方向發展,對美國而言,衝擊到的就不僅是貿易這一個領域了,「世界減一」的大趨勢至少在三大層面威脅到美國的霸權地位:

第一,美國製造業空心化的狀態不但難以改善,甚至還有可能促使美國本土企業的外流,後者將因美國與世界尤其是中國供應鏈的斷裂而經營困難不得不遠走他鄉,果爾,將成為對川普「MAGA」的最大諷刺。

其次,當美國不再成為全球化的中心,甚至是不再成為全球化體系中的一分子的時候,美元作為國際貨幣的地位亦將鬆動,「去美元化」將成為順理成章的邏輯與趨勢。

第三,不單是「去美元化」,「世界減一」的形勢與趨勢,實質上亦必將出現「去美國化」或「去美化」的效果,從而讓世界開始進入一個「後美國時代」。

「世界減一」的世界正在浮現而出,卻充滿了懸念。

社論

延伸閱讀

哈塞特:川普對美國印度談判進度不滿 認為25%關稅有幫助

川普關稅逼出9兆大單…熱議美方要求台灣投資AI園區?噱頭消息真實性引爆論戰

整理包/川普公布關稅名單!26國新舊稅率比較 7國變高了

美上季GDP數據出爐「強勁成長3%」 川普想降息恐更難成真

相關新聞

經濟日報社論/台美關稅談判 關鍵在投資額

台美關稅談判,已經到了大限的8月1日,據悉大框架極有可能美國課台灣15%關稅,台灣開放美國進口產品零關稅,另投資美國4,...

聯合報黑白集/老柯賣「大成宮」衛生紙

民進黨把民主當生意,抗中保台也變成了買賣。喊了大半年的大罷免大成功,青鳥們原以為,人生最大惡耗就是七二六抱了個大鴨蛋;但眼睛還腫著,就發現錯了。真讓他們崩潰的竟是,導演這場罷免大戲的柯總召,早就想好怎麼拿著他們衝鋒陷陣的戰果,換自己發財的機會。

聯合報社論/向清醒的民意致敬,國民黨如何不辜負他們

這波大罷免以廿五比零遭「完封」,對藍營自是無比的鼓舞。但如果將理性選民「反對大罷免」,解讀為「支持國民黨」,則是過度簡化,且誤判形勢。事實上,這次大罷免,是廣大選民憂心國家變調為賴清德獨裁、民進黨專政,因而積極投票反制的結果,可謂一次「公民自救行動」。對這股清醒而理性的民意,國民黨必須心懷感激,並在問政中時時回應這樣的聲音。

聯合報社論/看韓、星發消費券,卓揆若覆議是自取其辱

國民黨在《韌性特別條例》增訂「普發一萬元現金」,行政院長卓榮泰以「違憲」及「債留子孫」為由,始終拒絕拍板。大罷免失敗後,...

聯合報黑白集/去不成紐約去救災

南部歷經颱風毀村,又遇西南氣流豪雨成災。賴總統神隱多日,終於現身中央災害應變中心。他關切風災重創未復原,水患又擴大災情,...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