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出口動能勝預期 對美貿易持續下滑、東南亞成新動力

中國7月出口表現優於市場預期,主因是中美關稅休戰期限將屆,企業加速出貨。同時,進口也出現一年來最大增幅,顯示內需逐步回溫。
根據中國海關週四公布的數據,7月出口以美元計年增7.2%,高於路透調查經濟學家預估的5.4%。進口則年增4.1%,創下自2024年7月以來最大增幅,遠優於市場預期的年減1.0%。
累計今年前七個月,中國出口年增6.1%,進口則年減2.7%。截至7月底,中國貿易順差達6835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成長32%。
Pinpoint資產管理公司總裁暨首席經濟學家張智威表示,今年以來出口對中國經濟形成「強力支撐」,但企業提前出貨的動能可能逐漸減弱。
儘管整體出口成長,但中國對美出口已連續四個月下滑,7月年減21.7%;自美進口也年減18.9%。相對地,對東南亞出口年增16.6%,進口則年減5.8%;對歐盟出口成長9.2%,進口則下滑1.6%。
在產品項目方面,稀土出口年增21.4%,達5994.3公噸;汽車出口成長26%,達69.4萬輛;半導體出口年增16%,達318億顆。進口方面,大豆進口年增18.4%,達1166萬噸;原油進口則成長11.5%。
美中雙方尚未就延長關稅休戰達成協議,現行休戰將於8月12日到期。中國出口至美國的商品目前面臨多重關稅,包括因芬太尼爭議加徵的20%關稅、原始10%基礎稅率,以及川普任內加徵的25%關稅。
川普近期更威脅將對藥品課徵高達200%的新關稅,並對購買俄羅斯石油的國家加徵約100%的「次級關稅」。
目前北京已同意解除對美國的稀土與磁材出口禁令,美方則同意恢復半導體設計軟體與生產材料的出口。輝達(Nvidia)則表示,美國政府正在審查其授權,可能允許恢復向中國客戶銷售H20晶片。
中國官方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7月降至49.3,低於6月的49.7,也未達市場預期。這是三個月來最低水準,顯示製造業景氣持續疲弱。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