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批離職偷商業機密!尊湃員工成職場雙面人 「早上去華為、晚上回公司」

「人員整編制挖角」、「白天在華為,晚上在尊湃」、「內外勾結竊取保密資訊」、「偽造離職假像」等震撼大陸半導體界的「尊湃竊取華為晶片商業秘密案」日前宣判,前華為海思技術總監、尊湃通訊的創辦人張琨,因非法獲取華為 Wi-Fi 晶片技術,構成侵犯商業秘密罪,被判處有期徒刑6年並處罰金人民幣300萬(新台幣1,230萬元)。
觀察者網報導,前華為海思的技術總監張琨2021年從華為海思離職,隨後創立「尊湃通訊」,並以高薪加上股權,一口氣挖走了20多位華為核心研發人員。再由這些人對原華為產品端到端人員整編制挖角,涉及晶片的射頻、SoC、數位、演算法、解決方案、封裝等各個環節,員工共近百人。
多位跳槽的員工在離職前利用截圖、拆包發郵件、抄筆記,以及透過私人網路硬碟轉移技術文檔,偷走了華為Wi-Fi 6晶片的40項關鍵技術點,核心代碼、測試數據甚至射頻指標。
這些前員工是分批離職,許多人平日在華為海思上班,假日到尊湃工作,甚至有的人是白天在華為海思上班,晚上到尊湃工作,過著雙面人一樣的生活。
有些跳槽員工為了規避華為的競業限制協議,還特別改名,比如一名周姓高管,就把姓改成了胡,還有一名顧姓高管,變成姓杜。
根據法院判決,尊湃跟華為的晶片相似度超過90%,屬於實質性盜竊。張琨被判刑6年、罰款人民幣300萬元。其他涉案的13人分別獲刑2至4年,總罰金人民幣1,050萬元。尊湃通訊更是直接被清算,不只技術資料全部銷毀、資產凍結,整間公司最後被強制解散。
搜狐科技報導,資深晶片行業人士陳默表示,目前境內晶片行業的「抄襲」很普遍,相當於一個灰色地帶,主要有「抄版」和「抄架構」兩種方式,因為這樣可以明顯縮短研發周期。
他猜測,張琨案估計是架構級別的抄襲,可能拿到了更底層一級的設計文檔,這類晶片要做「抄版」,也就是物理反向分析,是相當困難的,複雜度太高了。
陳墨舉例稱,如果對著華為公司電腦螢幕拍照,只要信息安全部拿到照片,哪怕是經過好幾道轉存,甚至列印後再拍,都可以還原出螢幕浮水印,直接找到是從哪一台電腦上拍的。
張琨不是首位出走華為創業後,因侵犯商業秘密獲刑的員工。先前華為高管陳奕泉離職創立華思通,被控侵犯華為智慧財產權,兩度入獄。王志駿、劉甯、秦學軍3名華為前員工,也在創立上海滬科公司後,因涉嫌侵犯華為公司光網路產品商業秘密,被判處2到3年有期徒刑不等。
陳默表示,其大陸晶片行業的抄襲很普遍,絕大部分公司都幹過這事或正在幹,包括一些有名的上市公司。「要做得不是特別明顯,對商業利益沒有構成重大的影響,大家也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