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22城坐擁逾萬家機器人企業 深圳領跑「機器人第一城」

圖為宇樹科技展台的機器人,在世界機器人大會表演碎木板。圖/中新社
圖為宇樹科技展台的機器人,在世界機器人大會表演碎木板。圖/中新社

大陸自年初人形機器人在春晚一舞「出圈」以來,機器人產業已屢次登榜熱搜「C位」,迎來資本、政策等多重風口。查詢天眼查平台統計數據顯示,全大陸共有22座城市轄內集聚超過萬家機器人企業,其中深圳領跑「機器人第一城」。

《21世紀經濟報道》報導,大陸東部城市體量優勢明顯,深圳、廣州、上海3城集聚機器人企業數量分別達到6萬5291家、5萬3288家和4萬5801家,領跑全大陸。北京、蘇州兩市緊跟在後,轄內機器人企業數量雙雙突破3萬家。

具體來看,珠三角、長三角、京津冀三大城市群撐起東部機器人產業帶。

深圳憑藉超6萬家機器人企業穩坐「第一城」,集聚優必選、越疆科技等一批龍頭企業。廣州位列全大陸第二,全市集聚機器人企業超5萬家,覆蓋以瑞松智慧為代表的工業機器人企業和以里工實業為代表的人形機器人企業。

除廣深兩座城市外,同樣位於珠三角的「工業重鎮」東莞也在機器人產業賽道上闖入全大陸前十,憑藉以拓斯達、鼎泰機器人、李群自動化等工業機器人企業為代表的1萬9067家機器人企業,位列全大陸機器人之城第九位。

在幾座龍頭城市支撐下,2024年廣東全省工業機器人產量超過24萬台(套),年增31.2%,連續五年居全大陸第一,占全大陸市場總量的44%。

廣東盈峰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兼首席科學家戈燕紅表示,廣東擁有從AI晶片、感測器到整機製造的完整產業鏈,以及超大城市群提供的豐富應用場景,這些都構成了企業發展機器人產業的獨特優勢。

除珠三角外,長三角城市也在機器人產業板塊交出亮眼表現,分別有上海、蘇州、杭州、南京、合肥5城躋身全大陸「機器人之城」前20強。

其中,上海全市集聚機器人企業達到4萬5801家,其中不乏智元機器人、傅利葉科技等一批頭部企業。同期,蘇州、杭州、南京和合肥4城集聚機器人企業數量分別達到3萬7234家、2萬1947家、1萬8169家和1萬3742家,梯度明顯。

以北京、天津兩市為代表,京津冀也在機器人產業賽道占下一席之地。其中,北京全市集聚機器人企業數量達到3萬8068家,湧現出松延動力等一批新興企業。2018年即公佈機器人產業發展三年行動方案的天津,目前也集聚了1萬3584家機器人企業。

面向下一個五年,機器人產業仍具備較大的增長空間。根據國際數據公司(IDG)發布的全球與大陸機器人市場規模預測數據,到2029年,全球機器人市場規模預計將突破4000億美元(新台幣12兆元),其中大陸市場將佔據近半市占。

廣東省機器人協會執行會長任玉桐表示,未來的機器人產業,會在人工智慧的驅動下,呈現技術範式重構、應用場景裂變、全球競爭格局重塑等變化。特別是具身智慧、多模態大模型、人形機器人量產等新變化的出現將進一步改變產業生態。

深圳 廣東 北京 人形機器人 上海

延伸閱讀

宇樹科技CEO王興興:從反對到押注人形機器人 AI技術成關鍵轉折

已連續兩年多下降!大陸 7月PPI年減3.6% 下半年轉正難度很大

七國集團譴責通緝香港異議人士 大陸駐加使館表達強烈不滿

大陸救房市…放寬限購政策 在北京五環外買房不再限制數量

相關新聞

陸官媒再批輝達H20晶片:不安全、不先進、不環保

輝達執行長黃仁勳近期親赴白宮與美國總統川普斡旋下,美國商務部日前已著手核發許可證,允許輝達恢復向中國出口該款晶片。不過,...

華為內鬼竊密曝細節「晚上到尊湃工作」 為跳槽還改姓

不只台積電有工程師竊取晶片製程技術,華為也爆「內鬼案」。「尊湃竊取華為晶片商業秘密案」日前宣判。其中「白天在華為,晚上在...

外媒曝:寧德時代江西鋰礦據報停產三個月

彭博引述知情人士透露,全球最大電動車電池製造商寧德時代已在內部通報,江西省梘下窩鋰礦將臨時停產,暫停至少3個月。

李家超:截至7月底 在港註冊公司數創歷史新高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10日表示,截至7月底,註冊香港本地公司總數逾150萬家,註冊非香港公司逾15,000家,兩項數字...

AI服務器加持!工業富聯上半年淨利年增38%

鴻海集團旗下工業富聯10日發布2025年半年度報告,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人民幣3,608億元,年增35.58%,增幅在...

陸金融監管戰略轉向 民眾單筆存取20萬需全面盡職調查

大陸金融機構反洗錢監管規則近期或迎重大調整,大陸民眾單筆存取超人民幣5萬(約新台幣20.8萬元)或無需再登記但需做盡調。...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