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爭奪數位時代「鑄幣權」穩定幣條例周五生效

隨著全球數位金融競賽升溫,香港《穩定幣條例》將於本周五(8/1)正式生效,以全球首創的監管框架吸引資本與人才,爭奪數位時代「鑄幣權」。
分析指出,港元實行與美元掛鉤的聯繫匯率制,導致香港喪失貨幣政策自主權,本質上成為「美元兌換券」。面對美國《GENIUS法案》推動美元穩定幣合法化,香港若滯後立法將面臨資本外流風險,削弱其金融中心地位,因此被動防禦。
香港金管局總裁余偉文日前表示,香港穩定幣發行人標準相對嚴格,入場門檻相當高,首階段只會發出數張牌照,而獲發牌的穩定幣發行人必須有實實在在的應用場景,例如跨境貿易等。
實際上,美國穩定幣由市場主導、政府監管,發行機構多為私人企業,主要面向消費者(B2C)。換言之,美國法案傾向讓穩定幣市場化;香港穩定幣則由香港金管局主導、發牌,管理更為中心化,應用場景以機構間結算(B2B)為主。
政大外交系教授陳秉逵指出,香港推出穩定幣有兩個因素:一是先看到美國推出了穩定幣法案,發行以美元為基礎的穩定幣,這不僅是一個支付工具,而是蘊含相當大可能性的市場,為保住香港作為金融中心地位,所以得做;二是看到穩定幣可能會失控,所以必須要監管。
陳秉逵認為,香港穩定幣基礎應該是港元,要鞏固的是香港在整個全球金融體系裡的角色,而這是北京所支持的。香港在反送中之後,國際金融地位有下降,中共認為要維持地位要跟上時代,而當前看起來是穩定幣的時代。
香港財經事務及庫務局長許正宇近日便指,香港將由政府主導推動穩定幣應用,首階段聚焦跨境支付,強調「穩定幣結合區塊鏈與法定貨幣,有助提升資金流通效率」,未來應用將延伸至ETF等金融資產代幣化。
對於條例的實務應用,致理科技大學國貿系副教授張弘遠指,目前已有部分企業進行測試,包含京東、螞蟻等大型平台,已嘗試以穩定幣進行跨境清算操作。「電商企業需要資金切割與清算能力,如果能用穩定幣處理美元交易,全程在鏈上完成,不必再依賴銀行中介」,一旦此模式建立,將加速港幣數位清算機制的普及,未來甚至可引導香港重新成為區域金融中介。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