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工智能大會 兩岸邊緣AI合作掀起話題

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會(WAIC)上,今年首設的「兩岸AI融合發展創新論壇」昨(27)日上午在上海世博中心舉行。台灣方面有代工大廠英業達(2356)、台達電(2308)等企業出席。有台企代表指出,兩岸在AI上各有優缺,而技術要透過交流才能讓應用得以變現,建議兩岸可從「邊緣AI」開始加強合作。
此次論壇圍繞AI基礎設施支撐智慧化轉型、AI大模型驅動新質生產力、AI多模態重塑產業生態等主題展開對話。台灣方面,包含英業達、台達電、鼎捷數智、台科大等企業代表、學者與會。大陸方面,有科大訊飛、聯想集團、北京工業大學計算機學院等單位參加。
台達電子研究院院長闕志克表示,當前,大陸在AI應用領域的發展領先台灣,台灣雖然有在發展軟體,但投入的資金規模和大陸不能比,且大陸市場夠大、公司的積極性高,進展自然比台灣快很多。
闕志克認為,台灣在軟體上可以尋求大陸以外的合作對象,不過,利用大陸的東西也沒有不對,透過到大陸參展交流,可以看到對方在某個問題上的solution(解決方案),「你就知道他們有這樣的痛點,去學習這個東西,做這個層次的交流完全不會有什麼傷害」。若是要代理,則要留意台灣法規限制。
英業達集團(北京)電子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邱全成說,「技術要透過交流才能讓應用得以變現」。兩岸在AI上各有優缺點,大陸擁有很好的算力,包括大數據、應用市場都非常巨大,台灣在AI基礎的硬體做得非常好,尤其從半導體到終端。他認為,未來兩岸可以從「邊緣AI」開始加強合作,例如兩岸中醫利用邊緣AI進行小模型訓練,也能減少隱私風險,或者可在技術專利上合作,推進技術成果轉換。
大陸國台辦副主任趙世通則表示,兩岸在AI領域交流互鑒融合發展,有助於雙方攜手突破技術瓶頸。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