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影/又暴衝!疑洗車排隊發生口角 台南68歲翁轎車失控撞後車

謝金河警告「美債危機恐引爆」 網卻一片感謝聲:債蛙有救了!

大陸第一顆!小米自研晶片「玄戒O1」 力壓聯發科天璣9400

小米。新華社
小米。新華社

小米自研晶片「玄戒O1」採用台積電最新的3奈米製程(N3E),這也是大陸第一顆自研3奈米技術的手機晶片,陸媒採用硬體評測為主的魯大師測式跑分發現,整個晶片性能,小米「玄戒O1」落後高通的驍龍8至尊大概6.9%,但比聯發科天璣9400高出9.1%。

大陸央視並發表評論文章指出,小米將成為繼蘋果、高通、聯發科之後,全球第四家自主研發設計3奈米製程手機處理器晶片的企業。

綜合陸媒報導,小米玄戒O1的CPU架構設計比較激進,採用四叢集十核,2+4+2+2的方案,也就是2顆X925超大核+4顆A725高頻大核+2顆A725低頻大核+2顆A520小核。這樣的四叢集設計,可以根據不同的負載場景,更好的動態調度不同的核心,提升能效比,延長續航。十核心在多工並行的場景下,表現會更加亮眼。至於核心頻率,X925超大核頻率最高3.9GHz,A725高頻大核最高3.4GHz,低頻A725 1.9GHz,A520小核1.8GHz。

拿目前各家旗艦晶片來看,在最高主頻這塊,蘋果的A18 Pro和驍龍8至尊前者4.05GHz,後者4.32GHz,「玄戒O1」確實較低。但要是和同樣Arm公版架構的聯發科天璣9400一比,玄戒的確更勝一籌。同為X925,天璣9400僅3.62GHz。而且「玄戒O1」的高頻A725頻率甚至比9400的X4超大核還高。

此外「玄戒O1」CPU緩存也給的比較大方,L3緩存總共給到16MB,反觀天璣9400才12MB L3。L2緩存,X925:2MB/核;A725:1MB/核;A520:512KB共用,這已經遠超天璣9400的二緩了。

此外,GPU堆料甚至比聯發科更猛,搭載16核的Immortalis-G925,天璣9400身上的G925僅是12核。

首先「玄戒O1」CPU單核性能174137分、CPU多核258986分、CPU常用多維123097分,直接拿驍龍8至尊和天璣9400做競爭對手。「玄戒O1」單核性能儘管不敵驍龍8至尊,落後約9.7%,但可是超越了聯發科9400近4.7%!CPU多核性能依然是介於驍龍和天璣旗艦芯之間。

整個CPU性能方面,小米「玄戒O1」落後驍龍8至尊大概6.1%,強出天璣9400約6.2%。

轉到GPU部分,「玄戒O1」16核的G925性能照樣不俗,其GPU性能分為647894,儘管還是不敵驍龍8至尊的Adreno 830,不過依然強出聯發科11.8%還多。

因此匯總下晶片性能總分,「玄戒O1」來到了1204114分,強於天璣9400的9.1%,落後驍龍8至尊版6.9%。

至於搭載玄戒的小米15S Pro,其16+512GB版本的整機性能跑分,來到1653748分。對比驍龍版小米15 Pro,性能總分僅落後3.9%。如果拉來天璣9400的X200 Pro,其整機性能則是落後15S Pro 3.1%。小米15S Pro性能跑分再次位於兩者之間。

晶片 小米 天璣

延伸閱讀

小米自研3奈米晶片「玄戒O1」亮相 坦承離蘋果仍有差距

小米休旅車YU7亮相 要壓倒特斯拉Model Y

世芯、聯發科 認購夯

聯發科2奈米晶片 9月設計定案

相關新聞

技術突破?陸官媒稱華為鴻蒙搭載5奈米製程麒麟X90晶片

華為日前發布首款鴻蒙電腦,陸官媒近日報導,其誕生意味著中國大陸在電腦領域從硬體晶片到軟體操作系統都實現了自主可控,值得注...

逆全球化抬頭 蔡崇信:美國之外的亞、歐市場潛力大

在中美緊張局勢中,阿里巴巴的主要業務也受到波及,應對全球挑戰,阿里巴巴主席蔡崇信24日表示,企業國際化進程應注重「本地化...

綠電佔比達98%!陸首個大型鋰鈉混合儲能站在雲南投產

中國大陸首個大型鋰鈉混合儲能站「南方電網寶池儲能站」25日在雲南投產。該儲能站每年可調節電量5.8億度,相當於27萬戶居...

促合作 李強稱陸經濟含巨大增量空間 盼中印尼加強對接

正在印尼進行訪問的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強24日表示,中國經濟蘊含巨大增量空間,同時強調中方願與包括印尼在內的各國共享增量空間...

大陸第一顆!小米自研晶片「玄戒O1」 力壓聯發科天璣9400

小米自研晶片「玄戒O1」採用台積電最新的3奈米製程(N3E),這也是大陸第一顆自研3奈米技術的手機晶片,陸媒採用硬體評測...

陸IC設計二哥擬赴港掛牌 有望跟上A股上市公司A+H熱潮

大陸第二大IC設計公司韋爾股份宣布,為加快公司國際化戰略及海外業務發展,增強公司的境外融資能力,進一步提高公司的綜合競爭...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