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電動車再現黑科技 創造每度電跑12公里新紀錄

華為電動車又有黑科技,華為推出Drive ONE系統,透過與多家車企合作的A級車(車長2.35米-2.79米小車)測試後,創造出每度電可以跑出12公里的新紀錄。
華為DriveONE是華為推出的智慧電動驅動平臺,集結多項先進技術,具備高效能、輕量化、超靜音等核心優勢,並支持液冷快充及800V高壓平臺,廣泛應用於電動汽車領域,例如通過系統級優化,包括降低整車損耗、提升電池能量密度、優化熱管理效率等,提高每度電的續航力。
在華為數位能源舉辦的智慧電動&智慧充電網路戰略與新品發布會上,華為數位能源智慧電動產品線總裁王超指出,度電續航(1度電能夠行駛的里程)是衡量一輛車好壞的必要條件。在提升度電續航上,華為DriveONE聯合車企客戶共同完成了從單點突破到整車系統優化的躍遷。無論是整車自身的損耗,還是驅動的損耗,還是電池的能量密度提升,還是熱管理能效的提升,以及整車待機功耗的提升,都將幫助整車進一步提升度電續航。2025年,通過與多家車企的A級車聯合測試,首次達成「度電12公里」的行業新標竿。
華為在「全民度電10公里+全民超充」的雙輪驅動下,推動新能源汽車進入度電續航3.0時代,實現從續航無憂,走向出行無憂。
華為還有一項理念是技術「夠用即止」,性能是用來服務安全的,例如,華為發表會上,華為一款轉速達38800轉的驅動電機刷新全球紀錄,但僅用10秒PPT就簡單帶過。這種簡單展示背後,藏著華為對駕駛安全的深刻理解。例如在智界S7和R7上搭載的DriveONE驅動電機:轉速上限25000轉的動力總成,卻將量產的轉速限制在22000轉,但依然達成了3.3秒的百公里加速成績。
隨著新能源車應用場景的不斷豐富,對於新能源車整車安全性、乘坐的舒適性、駕駛的靈活性有了更高的要求。王超提到,運動領域的發展歷程可分為三個階段:本能安全、本能+冗餘安全和全域安全。1.0階段,是從液壓控制到全面電動化,從集中式演進到分散式控制階段;2.0階段,顯著提高了汽車的行駛安全,汽車操控更絲滑。未來,面向3.0階段,將實現全域安全、全域近端閉環,通過XYZ深度融合顛覆傳統駕駛思維。
據悉,華為智慧電動DriveONE已為12家主流車企提供解決方案,合作車型超50款,2024年動力總成交付量達百萬輛,是獨立Tier1中名副其實的No.1。除鴻蒙智行和阿維塔外,眾多新勢力車企也通過零部件供應模式採用其驅動電機等零部件。這種合作模式既保證車企技術獨立,又發揮華為技術優勢。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