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南韓驚傳校園攻擊!高2生持刀砍校長釀重傷 書包藏多把菜刀鐵鎚

幫小孩製作「柯南麻醉手錶」玩具被陰!媽媽被瞄準「衰變成攻擊目標」

流通商戰/百貨支柱晃了 化妝品業績為何「真的不好」?

陸五一入境遊訂單大噴發 拚觀光政策、外國網紅直播奏效

大陸今年「五一黃金周」(5/1-5/5)假期即將來臨,旅遊市場正期待吸納一波旅遊高峰,受惠境外旅客入境政策影響,大陸線上旅遊平台數據顯示,截至昨(27)日,今年五一入境遊訂單量年增173%,拚觀光政策效果顯現。(中新社)
大陸今年「五一黃金周」(5/1-5/5)假期即將來臨,旅遊市場正期待吸納一波旅遊高峰,受惠境外旅客入境政策影響,大陸線上旅遊平台數據顯示,截至昨(27)日,今年五一入境遊訂單量年增173%,拚觀光政策效果顯現。(中新社)

大陸今年「五一黃金周」(5/1-5/5)假期即將來臨,旅遊市場正期待吸納一波旅遊高峰,受惠境外旅客入境政策影響,大陸線上旅遊平台數據顯示,截至昨(27)日,今年五一入境遊訂單量年增173%,拚觀光政策效果顯現。

此外,大陸民航局預估,五一假期期間民航旅客運輸量約1,075萬人次,日均215萬人次,較去年同期成長8%,創歷史新高。假期首末的單日客流峰值有望突破230萬人次。

大陸民航局表示,預計「五一」期間旅客運輸量和航班量都將達到第2季以來的最高峰。旅客出行目的地主要集中在日本、韓國以及東南亞傳統旅遊市場。同時,隨著入境、過境簽證便利政策持續優化,離境退稅「即買即退」等服務措施逐步推廣,預計入境外國旅客數量將繼續增加,帶動航空公司進一步增加航班。

圖/經濟日報提供
圖/經濟日報提供

大陸民航局數據顯示,「五一」假期大陸全國民航累計安排定期航班8.8萬班,年增2.3%;批復173班加班計劃,年增8%。

據攜程數據,入境遊客源國方面,韓國、日本、新加坡、俄羅斯、馬來西亞、泰國、美國、澳洲、英國和越南位居前十;入境遊熱門城市主要集中在一線城市和新一線城市,包括上海、北京、廣州、深圳、成都、重慶、青島、杭州、昆明和西安。

攜程數據顯示,近一周大陸境內酒店搜索熱度較上周暴漲100%,機票搜索熱度飆升80%;航旅縱橫數據指出,截至24日,「五一」假期出入境航線機票預訂量超過103萬張,比去年同期增長約25%。

而大陸入境遊火熱與過境免簽政策有關。自2023年11月17日起,72/144小時過境免簽政策適用國家範圍增至54國;2024年12月17日起,過境免簽外國人在境內停留時間延長為240小時(十天)。數據顯示,截至3月31日,大陸全國各口岸入境外國人年增40.2%,其中免簽入境占比達71.3%。

此外,外國網紅博主的宣傳也助推大陸入境遊熱度,以近期網紅博主「甲亢哥」《中國奇遇記》系列短視頻為例,該系列視頻傳播帶火了重慶地區的旅遊,數據顯示今年重慶五一入境遊訂單年增193%。

免簽 民航局

延伸閱讀

煙硝未停…受關稅戰影響 美國、大陸跨境電商平台集體漲價

國產崛起!大陸Q1進口車下滑近四成 美車進口年減近七成

大陸本土車廠崛起 日產武漢廠開工率不到1成…明年關廠

出國注意!她帶面膜入境荷蘭 「1成分」遭海關攔查挨罰6千元

相關新聞

4月約40艘次巴西大豆船停靠舟山港 美國大豆恐難再銷陸

《日經亞洲》4月21日曾報導,中國大陸自今年1月中旬起就凍結美國大豆和玉米的採購訂單,並減少從美國進口農產品,同時增加了...

大陸民營經濟法即將通過 應可防止「遠洋捕撈」

備受關注的大陸民營經濟促進法草案,昨天在十四屆大陸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第一次全體會議提交審議,全國人大憲法法律委主...

搶出口、搶兩新效應 大陸工業企業利潤「黑翻紅」

大陸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今年第1季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人民幣1兆5,093億元,由去年全年下降3.3%轉為年...

陸核准10核電機組 投資逾9千億

大陸國務院常務會議昨日決定核准浙江三門三期工程等核電項目,這是二○二五年大陸核電項目審批首次開閘。這次共批准十台新機組,...

從投行看大陸/研發費用加計扣除項目鑒定新規分析

針對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台商應規範研發管理,明確項目創新目標,制定可量化的技術指標以降低鑒定失敗風險。

陸汽車進口 大減近四成

數據顯示,大陸今年首季進口汽車9.5萬輛,年減39%。專家指出,目前大陸進口車主要靠豪華車需求支撐,非豪華進口車劇烈萎縮...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