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
0:00
找路面瑕疵 中市智慧巡檢車試辦上路

台中市推動道路改善工程,去年改善道路超過4萬公尺。但仍採傳統目視方式,審計部要求加速導入AI智慧巡查,降低道路破損導致國賠案。台中市建設局回應,今年已規畫智慧巡檢系統,將在15公尺以上道路試辦,提升道路安全。
審計部指出,建設局辦理道路品質巡檢與養護,委託廠商擴充「台中好好行」App的道路巡查填報功能,去年路平專案改善面積達42萬餘平方公尺。道路破損陳情案件從2020年的2315件,降至2024年的1763件,顯示品質提升;但山海線地區陳情案增加,且巡查及修補契約經費提前用罄,影響修復進度。
審計部統計,因道路管理不善導致用路人受傷國賠案件,2022至2024年間分別為29件、14件與8件,金額為164萬、186萬與106萬元,顯示巡查仍有改善空間。目前巡查多採目視,難及早發現瑕疵,建議導入AI智慧巡查,確保用路安全。
例如2022年國賠案,姚姓女子騎自行車行經台灣大道外側慢車道時,因路面20公分坑洞摔傷,四肢、面部多處受傷並喪失嗅覺,法院判市府養護工程處賠償133萬元。
建設局表示,去年9月Red Bull賽車展演時,首次採智慧巡檢車巡視賽道,透過AI辨識確認平整度;今年擴大投入,編列920萬元,委託廠商試辦智慧巡檢車,7月決標發包,執行至明年7月。
計畫涵蓋全市15公尺以上道路,智慧巡檢車可即時回報狀況,AI辨識出坑洞或破損後,管養單位立即派員處理。若試辦順利,後續將分年分期納入全市道路。
建設局強調,智慧巡檢將提升巡查效率與精準度,降低道路風險因子,減少國賠;針對海、山線破損頻仍,已要求豐原、神岡、梧棲、沙鹿等區加強巡查,優先列入「燙平計畫」改善。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