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化黑米故鄉產量減半 農業部結合在地青年進校園搶救黑米產業

台灣黑米主要產地在彰化縣,溪州鄉曾是最大產區,逐年減少到年產量約兩噸,不到全盛期的一半,地方社團搶救黑米產業,進入校園指導小朋友製作黑米飯糰、喝黑米露,舉辦講座協助農民解決拓展通路時可能遇到的問題,也將配合溪州提拔泥系列活動推廣黑米。
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南投分署,指導彰化縣創奕產業發展協會舉辦講座、前進校園,為逐漸式微的黑米重新開創生機。協會在南州國小一連舉辦3天「濁水溪黑米・食育創新營」,安排曾獲全國學校午餐創作佳作的廚媽指導手做黑米飯糰,雖然陰雨連綿,但小一到小五學童吃自己手做飯糰笑得燦爛,告訴校長楊巽斐、協會執行青年長陳奕霖「我們還想再做一個」。
楊巽斐今表示,3天活動包括認識溪州黑米的價值、營養、製作方法,從產地延伸餐桌,小朋友透過手做深入認識在地農業特色,了解食育的重要性,期待溪州黑米從年輕一代發展出在地特色,走向全國甚至國際。
創奕產業發展協會另邀請專家學者,針對農民、在地食品業者推廣黑米產品時可能遭遇的難題舉辦黑米應用座談。有農民想加工初級加工食品自產自銷,連鎖超市行銷部門人員建議先研讀食安法,販售農產品與初級加工食品各有法規,自己製果乾、自家廚房做黑米餐盒等黑米食品只能餽贈親友,若販售營利將觸法,面臨2萬元起跳罰款。
執行青年長陳奕霖說,相較於白米,黑米是高經濟作物,溪州鄉年產量卻從5噸下滑到兩噸,減產問題出在通路有限,若能加強推廣、改進包裝,教導消費者烹煮黑米,接受食用黑米飯糰、黑米露、黑米米香等食品,提開通路、提高黑米食用量就能激勵農民再回頭種黑米,因此協會將配合溪州鄉公所提拔泥系列活動推廣黑米,明年規畫「黑色食物節」炒熱黑米知名度。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