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華榮市場口甜不辣」老闆猝逝 江振誠不捨發聲了

再見板橋秀泰!13年在地電影院謝幕 8月31日最後放映

爭取10年...迎來國1造橋交流道 苗14線拓寬工程今率先動土

苗14線拓寬工程總長約1305公尺,今天順利動土被視為地方一大喜事。圖/苗栗縣政府提供
苗14線拓寬工程總長約1305公尺,今天順利動土被視為地方一大喜事。圖/苗栗縣政府提供

行政院長蘇貞昌新自核定的國道1號苗栗縣造橋交流道新建工程,其中連接匝道的苗14線拓寬工程,今天舉辦動工典禮,由苗栗縣長鍾東錦交通部次長陳彥伯等主持動土,將以3億3千多萬元經費,拓寬為雙線四車道。另外,由高公局承包的造橋交流道新建工程,也預定18日動工,兩項工程將在2027年底完工。

國道1號增設造橋交流道工程計畫,於2023年9月19日獲行政院核定,現由高公局推動中,預定8月18日動工;而獲交通部納入「生活圈道路交通系統建設6年計畫」辦理的苗14線拓寬工程,總長約1305公尺,動土也被視為地方一大喜事,總經費約3億3552萬元,其中工程費2億6352萬元,地方免配合款,但須自籌徵地及橋梁改建等工程費約7200萬元。

苗縣府交工處表示,國道1號行經造橋鄉,但因無設置交流道,鄉民眾須繞行至頭份或頭屋交流道上下高速公路,影響造橋鄉產業及觀光發展,經行政院核定「國道1號增設造橋交流道工程」建設計畫,縣府並規畫「苗14線拓寬工程」作為造橋鄉往來交流道聯結使用。

交工處也說明,由於造橋交流道設計是以北入南出匝道型式,並以苗14線作為交流道聯絡道,聯絡道須與交流道南出、北入匝道相接,因此車道配置至少為雙向4車道。造橋交流道新設工程由高公局承辦,苗14線聯絡道拓寬工程則由苗縣府配合辦理,另穿越高速公路箱涵部分由高公局承辦拓寬。

當中,高公局為增進交流道北入匝道車流順暢,將涵洞拓寬增加為5車道,增加左轉專用道以利車輛分流,錦成橋拓寬計畫遂配合調整為5車道。

同時於都市計畫段左側設置人行道以利民眾通行,另改善老莊路鐵路平交道線形使行車更加安全,預計2027年12月完工。

鍾東錦表示,增設造橋交流道及苗14線拓寬後,有助紓解頭份和頭屋交流道的車流,地方籌措部分配合款是值得的,未來造橋的房地產將媲美頭份、竹南,產業、觀光並進,前景看好。

陳彥柏則以中央官員和苗栗子弟雙重身分出席動土典禮。他強調,其祖先和後代也受造橋的庇蔭,地方10年前即提案爭取增設造橋交流道,期間他先後在高公局、公路局和目前的交通部服務,非常樂見兩項工程陸續啟動,完工後可符合地方多年來的期待。

鍾東錦致詞時表示,增設造橋交流道及苗14線拓寬後,有助紓解頭份和頭屋交流道的車流,地方籌措部分配合款是值得的。圖/苗栗縣政府提供
鍾東錦致詞時表示,增設造橋交流道及苗14線拓寬後,有助紓解頭份和頭屋交流道的車流,地方籌措部分配合款是值得的。圖/苗栗縣政府提供
苗14線拓寬工程總長約1305公尺,今天順利動土被視為地方一大喜事。圖/苗栗縣政府提供
苗14線拓寬工程總長約1305公尺,今天順利動土被視為地方一大喜事。圖/苗栗縣政府提供

高速公路 高公局 頭份 鍾東錦 都市計畫 車道 行政院 國道 交通部

延伸閱讀

苗縣僑成國小上下課靠老師「手搖鈴」 設備落差讓鍾東錦允更新

苗栗縣警局督察長及分局長聯合交接 卸任分局長「雙旺」分調金馬

公館紅棗清理果園費用 頭份國小活動中心空調 鍾東錦:縣府應急出錢

高溫高溼重創苗栗公館鄉紅棗 不少農民直接棄採 鍾東錦請命加碼補助

相關新聞

竹市汞汙染再添1處葡萄園 環保局:已通知地主不可收成作物

新竹市傳出農地遭重金屬汞汙染,九甲埔有3塊農地共1940坪,一期稻作約8000公斤遭強制收割銷毀,新竹市環保局追查,再發...

「雙城舊事」重現桃園、中壢文史 觀展走進歷史記憶

桃園市長張善政今天下午出席「雙城舊事」專書發表暨「桃澗時記」中壢場展覽開幕,自13日起至24日邀請市民前往中壢壢景町參觀...

爭取10年...迎來國1造橋交流道 苗14線拓寬工程今率先動土

前行政院長蘇貞昌新自核定的國道1號苗栗縣造橋交流道新建工程,其中連接匝道的苗14線拓寬工程,今天舉辦動工典禮,由苗栗縣長...

桃園灌排溝渠上萬條 民代批遇雨易淹只見大家踢皮球

桃園市灌排溝渠上萬條,部分因樹葉泥沙淤積堵塞已久,遇雨易釀積淹水,但因管養權責難釐清,問題不斷重演;桃園市水務局為此訂定...

竹北首座森林特色公園今動土 將造全縣最長的18米長溜滑梯

新竹縣竹北首座森林公園即將進西區,市公所今再啟動第五個西區工程-蓮花公園優化工程,基地面積約6600平方公尺的新蓮花公園...

桃園平鎮兒22公園動工 新闢8米道路打造通學友善環境

桃園市長張善政今天上午前往平鎮區,主持平鎮區兒22公園暨周邊道路新建工程動工典禮,在毗鄰平鎮中豐國小旁、打造2至12歲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