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
0:00
桃園「1年8千件消費爭議」 僅5位消保官「人力吃緊」挨批

桃園市去年消費爭議案件多達8808件,但目前僅5位消保官,平均每人一年需處理約1760案,多位民代盼市府減輕基層負擔。法務局坦言人力不足,今年將從現有員額內調整1名編審改為消保官,盼提升服務效能。
市府統計,去年消費爭議申訴案件達8808件,件數前3名分別為房屋類709件、車輛類598件、線上遊戲類591件。
議員王珮毓表示,去年消費爭議案件逾8千件,光房屋、車輛、線上爭議、運輸類、電器類就達2976件,但全市僅5位消保官,基層人力負荷相當沉重;原本市府提供24小時即時協助的「智能曉寶」客服系統,近期卻突然下架,導致民眾求助無門。
王珮毓指出,「智能曉寶」評價好,且早已核定預算,應等新系統上架後再下架舊系統,避免服務空窗,呼籲法務局整合「智能曉寶」、法律諮詢線上預約、線上視訊諮詢等多元服務,透過AI系統輔助,提升服務效率、分擔消保官繁重工作。
法務局長賴彌鼎回應,消保官的確很辛苦,目前消保官法定員額為5人,受限員額總量控管,因此已規畫現有員額內調整1名編審改為消保官,將於今年下半年派令;「智能曉寶」暫時下架是因市府智慧系統整合中,後續也會精進系統效能。
而桃園房屋爭議案件多年居消費爭議之冠,議員彭俊豪表示,民眾面對建商惡行惡狀根本無力與建商抗爭,依平均地權條例規定,若契約不符合預售屋定型化契約應記載及不得記載事項,市府僅可罰6萬至30萬元,呼籲市府更積極,並將問題反映給中央推動修法。
法務局表示,近來房屋爭議以預售屋及租屋類消費爭議較多,法務局會持續與地政局辦理預售屋建案聯合稽查、加強查核市售空白租賃契約書,並於各式宣導活動中加強宣導購屋應注意事項。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