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線臨停30秒就開罰…民怨科技執法太嚴 新店巷弄引爭議

「停車逾30秒即舉發」的執法標準,引發部分民眾反彈,認為過於嚴苛。記者張策/攝影
「停車逾30秒即舉發」的執法標準,引發部分民眾反彈,認為過於嚴苛。記者張策/攝影

新北市為強化交通秩序,針對易肇事與違規熱點推動「科技執法」計畫,其中針對紅線「違規臨時停車」的取締更列為重點。不過,「停車逾30秒即舉發」的執法標準,引發部分民眾反彈,認為過於嚴苛。民代也呼籲,執法應朝更具彈性、貼近實際使用情境的方向檢討調整。

新店區北新路一段88巷是今年初啟用的新點位,但由於該路段鄰近新店區公所、國民運動中心與新店分局等公共設施,巷內全線標示紅線,停車空間有限,不少民眾來洽公時因臨停超過30秒被系統舉發,頻頻喊冤,直呼「這不是執法,是搶錢」。

35歲陳先生表示,他曾開車送長輩到運動中心做復健,車輛停靠還不到1分鐘就被拍照舉發,對於這種「零彈性」的執法方式感到難以接受。42歲林小姐則說,巷內原本就幾乎找不到停車位,地下停車場也常客滿,「連下車都不行,是要我們怎麼辦事?」

不過,也有民眾支持現行措施。29歲機車族劉小姐指出,巷子原本常有汽車隨意停放,占據空間,讓機車通行困難,「現在有科技執法後,路真的順多了,汽車臨停應該停在北新路邊,不該擠進巷子裡。」

對此,新北市議員黃心華指出,其服務處過去曾接獲多起民眾陳情,質疑該處科技執法「缺乏人性」。經協助民眾申訴後,曾成功促成公部門在現場設置較明確的告示標示,陳情案件也因此略有減少。

黃心華說,該巷弄為多個公共設施停車場出入口,當初停車場設計容量有限,導致常有車輛排隊等候入場。他認為,民眾主觀上是在「排隊」,並非蓄意違規,「目前這樣的執法標準未必合理,建議市府針對類似熱點進行檢討,朝更彈性、更貼近使用實況的方向改善。」

新北市交通大隊則表示,違規臨停科技執法設備的判斷基準為「紅線停車逾30秒」,係為區分「臨時停車」與「長時間違停」,避免誤罰。該基準已考量實務需求,不致於因短暫停靠即受罰。

交通大隊指出,目前違規臨停科技執法點位共有五處,包含新店北新路一段88巷,為113年1月16日啟用、新店中正路與建國路口、新店北新路三段與民權路口、汐止新台五路、五股成泰路等地,均為違停熱點,設置前皆經分析評估。

停車場 新北 科技執法 違停

延伸閱讀

騎樓整平做半套輪椅族通行困難 新北民代籲改善

同黨隊友應援藍葉元之 黨部重整士氣、議員宣講應戰

影/超誇張…國5雪隧緊逼前車黏TT 科技執法全錄下罰款3千起跳

藍黨工遭押 黃心華批綠營影射選委干政:見獵心喜、假爆料真抹黑

相關新聞

歡慶國際護師節!林口長庚辦公益送暖 舉辦歡樂市集

今天為一年一度國際護師節,為感謝護理人員平日堅守臨床第一線崗位的貢獻與付出,林口長庚醫院特別致贈庇護商店禮盒做公益,並舉...

新北淡水鄧公里歡慶母親節 親子DIY學康乃馨插花

為了歡慶一年一度的母親節,新北市淡水區鄧公里日前在淡水文宏廣場,邀請到了淡水花市插花老師,舉辦一場「綠愛相傳媽媽的地球心」插花教學DIY活動,里長表示,母親節要感謝的就是地球媽媽,因此設立留言板,讓來參與活動的親子寫下為地球做一件事,例如,不使用一次性生活用品,或是搭乘大眾運輸工具,都是為環境盡一份心力,也期盼結合綠色環保,讓母親節更加有意義。

新北淡水埤島里健走遇暴雨 安全考量改室內動健康、摸彩

為了要讓里民能夠一起運動健康,新北市淡水區埤島里辦公室,日前舉辦114年健康樂活健走活動,邀請里內上百位的居民一起從里辦公室出發,但活動當天因為天氣受到鋒面影響,突然下起豪大雨,在經過里長考量後,由於健走路線經過山路,為了安全考量,取消步行,大家一起動健康和摸彩抽獎。

遮陽隨著時間移動 新北金山流蘇公園盼增設休閒綠廊

金山區的流蘇公園缺乏涼亭與遮風避雨設施,這也讓來到這裡聊天的長輩都必須要自動隨著太陽的移動,跟大樹的樹陰一起挪動,有趣的是,長輩們沒有地方坐,里長還添購了輕便好移動的沙灘椅給長輩使用,不過畢竟不是永久的辦法,因此美田里長也希望能夠一勞永逸的增設一個遮風避雨的設施,拜託市議員張錦豪來協助爭取,並且也辦理了會勘,邀請相關單位商討增設設施的規劃。

新北萬里山線旅遊開跑 邀請民眾瑪鋉溪漫步山區賞花

春末初夏之際,是萬里山線最宜人的旅遊季節,萬里區公所攜手16家在地小農、旅宿、餐飲、伴手禮及旅遊業者,共同推出「萬里山線旅遊」系列活動,日前於萬里新景點亮山川休閒農場盛大開幕,由萬里國中擂鼓隊熱鬧開場,並邀請榮獲11面世界金牌的臺灣之光-翻糖女神裴志偉老師與區長一同製作繡球花翻糖蛋糕,宣告萬里山線旅遊季開跑。

汐止伯爵街路面塌陷 疑社區加壓水管破裂

新北市汐止區伯爵街14巷今清晨傳出道路塌陷情形,路面出現裂縫與下陷,警方隨即封閉雙向通行。新北市工務局長馮兆麟在第一時間...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