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高雄林園10樓建物清晨火警 火勢撲滅驚見2男1女焦屍

美特使:普亭同意美國對烏克蘭提供「類北約」防禦保障

陶博館兒少陶藝獎登場 百件作品展現童心與運動夢想

全國規模最大的兒少陶藝競賽「全國兒少陶藝獎」,各組首獎得主合影。圖/新北市立鶯歌陶瓷博物館提供
全國規模最大的兒少陶藝競賽「全國兒少陶藝獎」,各組首獎得主合影。圖/新北市立鶯歌陶瓷博物館提供

2025全國兒少陶藝獎特展即日起於新北市立鶯歌陶瓷博物館展出,共有100件以「站上巔峰:我的運動舞台」為主題的作品,孩子們以陶土刻劃對運動的熱情與想像,將拚搏、專注、奪冠的時刻化為創作,打造屬於自己的夢想舞台,展期至9月28日止。

新北市文化局長張䕒育表示,「全國兒少陶藝獎」是全國規模最大的兒少陶藝競賽,今年吸引近900件作品參賽,經專業評審二階段評選後,最終選出100件展出。她強調,孩子們的作品不僅展現藝術天分,更蘊含挑戰自我與追夢的勇氣,市府未來也將持續推動陶藝教育,陪伴學子成長。

在立體雕塑類組,高中職組首獎由國立土庫商工吳家鈁奪得,其作品「突破之橋」將球員灌籃動作與金門大橋結合,橋面宛如球場延伸,充滿動感與張力,象徵勇敢追夢、突破極限。國中組首獎由嘉義民生國中范書維的「極速幻想」獲得,作品以賽車奔馳、黑白格旗揮舞的場景,刻劃車手自信神情與速度追求。國小中年級組則由高雄吉東國小郭宸宇「一舉成名天下知」奪冠,以逗趣風格描繪舉重頒獎時刻,角色生動、色彩鮮明,展現比賽的喜怒哀樂。

平面彩繪類組同樣精彩,國小低年級組首獎由苗栗照南國小陳子瑜「看我〈撐〉霸天空」獲得,描繪撐竿跳高飛越瞬間,筆觸童趣、色彩鮮明;國小高年級組則由新北林口頭湖國小鄭喆予「運動星球」拿下首獎,運用繽紛色彩與星空背景,表達夢想與希望,傳達運動是自我挑戰的旅程。

館方表示,本屆作品題材豐富、意象深刻,呈現兒少學子對夢想的渴望與對世界的觀察。民眾可在陶博館欣賞百件陶藝創作,感受孩子們以陶土訴說夢想與熱情的心聲。

平面彩繪類組國小低年級組首獎陳子瑜「看我〈撐〉霸天空」,童趣的筆觸描繪撐竿跳高飛越橫桿的瞬間。圖/新北市立鶯歌陶瓷博物館提供
平面彩繪類組國小低年級組首獎陳子瑜「看我〈撐〉霸天空」,童趣的筆觸描繪撐竿跳高飛越橫桿的瞬間。圖/新北市立鶯歌陶瓷博物館提供
立體雕塑類國中組首獎范書維「極速幻想」,用陶藝展現賽車極速奔馳的姿態,傳達對方程式賽車的熱愛。圖/新北市立鶯歌陶瓷博物館提供
立體雕塑類國中組首獎范書維「極速幻想」,用陶藝展現賽車極速奔馳的姿態,傳達對方程式賽車的熱愛。圖/新北市立鶯歌陶瓷博物館提供
立體雕塑類國中組首獎范書維「極速幻想」,用陶藝展現賽車極速奔馳的姿態,傳達對方程式賽車的熱愛。圖/新北市立鶯歌陶瓷博物館提供
立體雕塑類國中組首獎范書維「極速幻想」,用陶藝展現賽車極速奔馳的姿態,傳達對方程式賽車的熱愛。圖/新北市立鶯歌陶瓷博物館提供
「2025全國兒少陶藝獎」100件陶藝作品,精彩表現學子們用陶土刻劃出心中對運動的熱愛與想像。圖/新北市立鶯歌陶瓷博物館提供
「2025全國兒少陶藝獎」100件陶藝作品,精彩表現學子們用陶土刻劃出心中對運動的熱愛與想像。圖/新北市立鶯歌陶瓷博物館提供

陶藝 夢想

延伸閱讀

吳念真、張鈞𡩋擔任「第十屆移民工文學獎」評審 首獎作品獨得15萬

台灣房屋親情文學獎贈獎 游世民〈十四歲的雄獅〉獲首獎

看不見的他寫出光 獲台灣房屋親情文學獎首獎

基隆辦廟口夜市整潔競賽 民眾票選也能抽獎...首獎1萬元

相關新聞

宣導不周!北市空品維護區開罰 1年陳情369件

北市空氣品質維護區今年擴大納新生南和松江路,但宣導不周,有民眾車輛未完成排氣定檢收到補檢通知,誤以為期限內檢驗即可,卻因...

新店第2運動中心選址 藍綠籲速落腳安坑

新北新店人口約30.7萬人,符合新北「人口25萬以上可設第二座運動中心」標準,市府近期盤點可用的閒置土地,民代喊話,安坑...

2025新北街頭學校嘻哈演唱會嗨翻 9月21日前還可以來看展

2025新北街頭學校8月16、17日舉辦壓軸「街頭派對」,集結饒舌賽、塗鴉大賽、DJ對戰及嘻哈演唱會,其中今晚在府中廣場...

陶博館兒少陶藝獎登場 百件作品展現童心與運動夢想

2025全國兒少陶藝獎特展即日起於新北市立鶯歌陶瓷博物館展出,共有100件以「站上巔峰:我的運動舞台」為主題的作品,孩子...

松菸7月入園破百萬人次 這兩原因加成人流成長35%

台北市松山文創園區今年7月再破106萬人次入園,園方分析,除了與經典IP、周末系列活動,以及攜手大巨蛋的粉絲經濟,也讓園...

新生高架底大裂縫…網驚沒事別走 新工處曝設計非損壞

近日有網友在Threads等社群,上傳一支從下方拍新生高架橋的影片,影片可見高架橋底有一處相當大的裂痕,網友也說,「已向...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