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美股恐慌指數」VIX降溫速度破紀錄 對美股是多是空?

交車前…300多萬全新BMW休旅車遭攔腰撞 這下「慘了」

詐犯繳犯罪所得可減刑 法務部槓上大法庭:悖離立法意旨

新北工業區違法排廢氣難查 議員曝:去年僅取締4件

新北市持續在多區推動智慧共桿,附掛的空氣品質微型感測器等設備。本報資料照片
新北市持續在多區推動智慧共桿,附掛的空氣品質微型感測器等設備。本報資料照片

空汙問題民眾難忍受,新北市議員陳世軒今天議會質詢指出,新北頭前重畫區及鄰近工業區惡臭與空汙頻傳,但新北去年工業區取締違法排放只有4件,居民長期飽受化成、頂崁等鄰近工業區廢氣臭味困擾,市府設置許多微型感測器,應經常調整點位,確保抓出違規者。新北市環保局表示,每年都會滾動檢討調整。

新北市環保局澄清,空汙除民眾陳情前往稽查外,也主動專案稽查,總計去年違反空氣汙法規定是裁處338件。

環保局強調,每年都會調整空品微型感測器點位,目前布建於工業區的微型感測器前三名為,新北產業園區、土城產業園區及林口產業園區。

陳世軒表示,頭前重畫區居民頻向陳情經常聞到濃重惡臭,懷疑是鄰近化成工業區的廠房違法燃燒或排放廢氣,但通報環保局前往現場稽查時,廠房人員往往已停止排放,民眾自行錄影雖能佐證,但法律依據仍需稽查人員現場舉證,開罰難度高。

陳世軒說,2024年環保局對工業區違規排放開罰僅4件,遠低於民怨通報數量,稽查成效不彰,居民長期暴露在空汙環境,時常聞到臭味,卻無法遏止汙染源,身心健康飽受威脅。

陳世軒指出,新北市現有微型感測器多布建於五股工業區,初期監測AQI飆高後,稽查人員積極督導業者自律改進,約兩周內汙染指數降至良好範圍,環保局每年編列約10支感測器預算,現有感測器多以維修為主,很少依照實際空汙狀況調整,所以環保局應更積極「滾動調整」將感測器依汙染疑慮與人口分布,動態配置至頭前重劃區、頂崁工業區、化成工業區等空汙熱點,達到更全面的即時監測與稽查。

環保局副局長陳美玲說,新北市轄內目前有950處微型感測器,每年都會依照陳情情況滾動調整。

陳世軒也建議,肺癌是國人癌症死亡首位,肺癌早期發現的五年存活率有九成,建議新北市衛生局,可參考桃園市「擴大肺癌篩檢」兩年成效,針對40歲以上且在工業區工作逾10年者,尤其桃園的篩檢早期發現率高達九成二,若新北能提供免費LDCT篩檢,市民也能及早發現及早治療,要求衛生局擬訂屬於新北的LDCT肺癌篩檢草案,並結合跨局處合作與大數據分析,精準配置監測與篩檢資源,確保新北市民健康不再虧損。

衛生局長陳潤秋說,LDCT在癌症診斷有其效果,不過因為有輻射問題,在專家會議上一直都有許多限制,目前針對重度吸菸者、家族史有相關補助,後續會依照議員建議研議。

環保局 衛生局

延伸閱讀

新北催生 醫療性凍卵、精及助好孕補助7月1日上路

春夏溫差變化水中溶氧下降 台南運河已清10噸死魚

龍舟賽就怕天熱缺氧魚暴斃 南市環保局日夜監測做這些事

凍卵使用率僅8% 新北補助解凍卵3萬、凍精8千7月上路

相關新聞

推動微笑山線觀光 新北平溪嶺腳至望古瀑布環境改善中

新北市觀光旅遊局持續推動微笑山線觀光資源升級,與中央聯手投入1,500萬元於平溪區嶺腳車站至望古瀑布之間,進行環境改善工程,期望提升步道品質與旅遊體驗。平溪區長李天民今(14)日親自前往工地視察,了解工程進度與施作情形。

新北汐止中興、康寧街口人車爭道 調整行人號誌早開

在汐止康寧街、中興路一帶居住人口不少,車子也很多,附近有市場也有學校,綠燈一亮,人車都要走,路口行人、學童過馬路經常與車爭道相當危險,所以,今(14)日新北市議員張錦豪就召集相關單位人員現場會勘,討論調整紅綠燈號誌改善。

助弱勢兒少、原住民 新北汐止農會捐高麗菜義賣所得

關注弱勢兒少議題,汐止區農會攜手汐止區31個里辦公處共同舉辦「高麗菜公益義賣活動」,今(14)日就將8萬元義賣所得,捐贈給四個長期耕耘兒少服務的在地單位,包括信望愛教會,以及照顧原住民小朋友的至善基金會等等,期盼透過善款挹注,支持他們持續為弱勢家庭的孩子提供陪伴與照護。

北市環南市場愛心食材供應鏈 新增2座冰箱保鮮

國際獅子會300A2區台北市長春獅子會,繼民國110年10月捐贈惜食車,成功串接環南市場成立行動愛心食材供應鏈後,今年將...

新北工業區違法排廢氣難查 議員曝:去年僅取締4件

空汙問題民眾難忍受,新北市議員陳世軒今天議會質詢指出,新北頭前重畫區及鄰近工業區惡臭與空汙頻傳,但新北去年工業區取締違法...

北農端午粽提前完售 賣出逾26萬粒創歷史新高

距離5月31日端午節還有半個月,北農今年3款端午粽提前完售,而且業績大幅成長。北農說,截至今天已銷售超過26.8萬粒,相...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