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全在同間醫院複檢?藝人閃兵案延燒 新北澄清:並非都在北榮

貿易戰陸同意全面開放...川普提「對統一有利」 國台辦這樣回應

未來7天暖如夏「高溫上看36度」 周末午後雷雨範圍擴大

台東2顆4千萬元「沉箱」恐付諸流水 議員批:浪費公帑

台東卑南溪出海口2座數百公噸造價4千餘萬元的「沉箱」,製造完成後,因富岡漁港海底沉箱基座工程延宕,原定上個月預計將沉箱安置定位,但礙於技術問題仍未解決,且廠商也打算解約,沉箱恐將成縣府另一沉重負擔。記者尤聰光/攝影
台東卑南溪出海口2座數百公噸造價4千餘萬元的「沉箱」,製造完成後,因富岡漁港海底沉箱基座工程延宕,原定上個月預計將沉箱安置定位,但礙於技術問題仍未解決,且廠商也打算解約,沉箱恐將成縣府另一沉重負擔。記者尤聰光/攝影

台東卑南溪出海口2座數百公噸造價4千餘萬元的「沉箱」,製造完成後,因富岡漁港海底沉箱基座工程延宕,原定上個月預計將沉箱安置定位,但礙於技術問題仍未解決,且廠商也打算解約,沉箱恐將成縣府另一沉重負擔。多位議員在定期會上批縣府工程管控不佳,浪費公帑。

縣府農業處長許家豪表示,富岡漁港海堤下當初壞掉的那2顆沉箱有所謂的聚集混凝土,原本廠商以為可以輕易打掉,但卻非常難處理, 所以當初原來設計水深到負16米,後來一直挖只能挖到負12米,中間有非常多的那個變化,加上多次遇到海象不佳的影響,因此工程無法順利進行。

他說,沉箱安置技術層面的問題,國內廠商處理這項工程的能量不多,畢竟這是要和大自然對抗及搶時間,目前除了和廠商持續協議解約的問題外,也持續尋求新方案來解套,包括計畫把漁港水底障礙物繼續清除掉,以及將這2顆沉箱一樣放置原定點,預計明年可完成。

2015年蘇迪勒颱風把富岡漁港堤防打壞後,縣府向中央爭取7億多元經費整修擴建碼頭,並在卑南溪出海口建造2座長25公尺、寬30公尺、高9.5公尺,重達逾百噸的沉箱,但做好到現在已經擱置7年,就一直在原地不動,至今仍待拖狀態,1座沉箱造價2千餘萬元。

今天議會定期會單位工作檢討報告,議員古志成質詢農業處表示,沉箱從做好至今已過了7年,縣府每年都說預計明年完成,但沉箱依舊在原地,這表示工程控管有問題,且2顆沉箱也快壞掉沉沒,萬一今年颱風又來侵襲,沉箱沒了豈不是浪費公帑,應該盡快解決。

另議員董昌華、王姷力表示,不能因工程遇到瓶頸就推給廠商,當初設計就該先預估面臨的困難點,並提出解方,而不是放在那邊就能拖就拖的心態,縣府要更積極解決,不然民眾一直看到沉箱到沉沒,實在觀感不佳。

台東縣政府花4千餘萬元在卑南溪出海口建造2座長25公尺、寬30公尺、高9.5公尺,重達逾百噸的沉箱,但做好到現在已經擱置7年,持無後續動作,多位議員在定期會上批縣府工程管控不佳,浪費公帑。記者尤聰光/攝影。
台東縣政府花4千餘萬元在卑南溪出海口建造2座長25公尺、寬30公尺、高9.5公尺,重達逾百噸的沉箱,但做好到現在已經擱置7年,持無後續動作,多位議員在定期會上批縣府工程管控不佳,浪費公帑。記者尤聰光/攝影。

富岡漁港 議員 農業處

延伸閱讀

習近平:貿易戰沒有贏家 出席中拉論壇 強調將與拉丁美洲啟動五大工程

河道人行道好窄公部門不能拓寛? 中市府透露這原因…

新北汐止伯爵街道路塌陷封閉 修復工程需半年

桃園公共工程流廢標頻傳 市民活動中心最慘流標7次

相關新聞

基捷2階路線民調出爐藍樂觀其成 議長童子瑋批逼市民選邊站

基隆捷運第二階段路線八堵到基隆備受爭議,基隆市府今公布民調結果,65%民眾支持「捷運走安樂區麥金路方案」,27.5%民眾...

宜蘭因多雨才不適合YouBike? 縣府允諾評估試辦可行性

宜蘭至今沒有YouBike,遊客抱怨短距離移動不便,縣府以過去推oBike慘敗經驗,認為宜蘭多雨不適合YouBike,但...

台東市冒蟑螂大軍 專家研判天氣高溫潮濕引發

台東市國際地標昨晚爆發大量蟑螂,遊客閃躲邊跳邊尖叫,市區多處道路也傳出蟑螂比往常多;專家表示,因近日忽高溫又下雨潮濕,導...

基捷二階路線民調出爐 65%支持麥金路方案 27%廢鐵換捷

基隆捷運第二階段路線八堵到基隆怎麼走目前尚未定案,但出現市長謝國樑與議長童子瑋不同調的情況,基隆市政府今天公布民調結果,...

基隆焚化爐操作明年初到期 ROT招商不順民代憂垃圾大戰

基隆天外天焚化爐使用約20年,部分設備及零件老舊,委外操作合約將於明年3月到期,市府花2千萬元評估設備改善項目,並擬把B...

宜蘭「好生活柑仔店」不賣只換 長者瘋狂換點數讓企業看到亮點

民眾喜愛集點換贈品,老人家也可以。宜蘭縣府為吸引長者走出家門,推出促進健康「好生活柑仔店」,這間柑仔店不賣東西,只接受老...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