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美股恐慌指數」VIX降溫速度破紀錄 對美股是多是空?

交車前…300多萬全新BMW休旅車遭攔腰撞 這下「慘了」

詐犯繳犯罪所得可減刑 法務部槓上大法庭:悖離立法意旨

社子島開發案環評遭撤 北市府開公聽會強調絕無違法

北市府今在士林區公所舉辦第2場次「社子島區段徵收事業計畫公聽會」。記者林佳彣/攝影
北市府今在士林區公所舉辦第2場次「社子島區段徵收事業計畫公聽會」。記者林佳彣/攝影

繼3月第1場次社子島地區區段徵收事業計畫公聽會,北市府今再辦第2場次,社子島自救會批市府違法、會議無效。市府強調,市府就環評提起上訴,社子島環評訴訟定讞前,環評審查結論仍為有效,今日公聽會合法合規,絕無違法行政情事。

土開總隊表示,市府辦理社子島環評合法且嚴謹,並無判決書所指違法違誤情形,將就北高行院對社子島開發計畫環境影響評估審查結論的判決提起上訴,在判決定讞前環評審查結論仍為有效。市府仍將依法繼續辦理區段徵收事業計畫公聽會、協議價購、區段徵收公聽會等法定作業,降低對社子島開發案的影響。

土開總隊說,土地徵收條例施行細則第11條規定,已依都市計畫法舉行公開展覽及說明會,得不必再舉行事業計畫公聽會;因社子島地區都市計畫是2016年間辦理公展說明會,距後續申請徵收已超過3年,依同細則規定應依土地徵收條例第10條暨其施行細則第10條規定舉行至少2場事業計畫公聽會,第1場次是3月11日舉行,今日是第2場次。

土開總隊指出,區段徵收事業計畫並非區段徵收計畫;舉行第2場次社子島區段徵收事業計畫公聽會的有兩個主要目的。

一是「資訊揭露」,透過公聽會向土地所有權及利害關係人說明社子島採區段徵收開發的公益性、必要性、適當性及合法性,以及開發計畫內容的規畫,相關資料包含含第1場次公聽會紀錄會在現場發放外,也已事先公開在「明日社子島網站」提供下載;二是「意見蒐集」,透過土地所有權人及利害關係人意見的陳述,蒐集他們對於開發的相關意見。

土開總隊提到,社子島土地所有權人數眾多,礙於場地及時間限制,採分流方式,分上、下午梯次辦理,同步在「明日社子島網站」直播;為讓土地所有權人及利害關係人能充分陳述意見,除可現場登記發言,也可使用北市府提供的陳述意見單採書面方式陳述意見。

土開總隊強調,市府會如實記載所有意見在公聽會會議紀錄中,並逐一回應列入紀錄,郵寄函送給陳述意見的當事人。各場次事業計畫公聽會的會議紀錄,後續將添附在區段徵收計畫中,作為內政部審議社子島區段徵收計畫的參考。

對於社子島開發,土開總隊表示,市府將謹守區段徵收法定作業程序,依序辦理事業計畫公聽會、協議價購及區段徵收公聽會、區段徵收計畫書報內政部核定等法定程序,同時持續辦理土地改良物查估作業及地方溝通作業,讓發展延宕超過50年的社子島得以邁向實質建設的里程碑。

區段徵收 環評 社子島

延伸閱讀

影/辦公聽會釐清定位 陳昭姿:燃燒SRF及廢棄物不應視為再生能源

影/社子島公聽會近百警戒備 居民怒:為什麼不讓我們參加?

影/社子島第二場公聽會還沒開始 正反方場外隔空交鋒

核電廠延役20年 環長:延役或重啟都不需再環評

相關新聞

推動微笑山線觀光 新北平溪嶺腳至望古瀑布環境改善中

新北市觀光旅遊局持續推動微笑山線觀光資源升級,與中央聯手投入1,500萬元於平溪區嶺腳車站至望古瀑布之間,進行環境改善工程,期望提升步道品質與旅遊體驗。平溪區長李天民今(14)日親自前往工地視察,了解工程進度與施作情形。

新北汐止中興、康寧街口人車爭道 調整行人號誌早開

在汐止康寧街、中興路一帶居住人口不少,車子也很多,附近有市場也有學校,綠燈一亮,人車都要走,路口行人、學童過馬路經常與車爭道相當危險,所以,今(14)日新北市議員張錦豪就召集相關單位人員現場會勘,討論調整紅綠燈號誌改善。

助弱勢兒少、原住民 新北汐止農會捐高麗菜義賣所得

關注弱勢兒少議題,汐止區農會攜手汐止區31個里辦公處共同舉辦「高麗菜公益義賣活動」,今(14)日就將8萬元義賣所得,捐贈給四個長期耕耘兒少服務的在地單位,包括信望愛教會,以及照顧原住民小朋友的至善基金會等等,期盼透過善款挹注,支持他們持續為弱勢家庭的孩子提供陪伴與照護。

北市環南市場愛心食材供應鏈 新增2座冰箱保鮮

國際獅子會300A2區台北市長春獅子會,繼民國110年10月捐贈惜食車,成功串接環南市場成立行動愛心食材供應鏈後,今年將...

新北工業區違法排廢氣難查 議員曝:去年僅取締4件

空汙問題民眾難忍受,新北市議員陳世軒今天議會質詢指出,新北頭前重畫區及鄰近工業區惡臭與空汙頻傳,但新北去年工業區取締違法...

北農端午粽提前完售 賣出逾26萬粒創歷史新高

距離5月31日端午節還有半個月,北農今年3款端午粽提前完售,而且業績大幅成長。北農說,截至今天已銷售超過26.8萬粒,相...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