巷子紅線臨停30秒開罰 新北5執法點科技執法惹怨

新北有5處違規臨停科技執法點,紅線臨停僅限30秒,光上下車就可能被系統舉發,民眾批「這不是執法,是搶錢」,要求改善。新北市交通大隊說,5處執法點均為違停熱點,設置前已評估。專家認為,應檢討紅線設置是否過度氾濫、忽視民眾合理的臨停需求。
交大在新北設置5處違規臨停科技執法,今年1到4月開罰1萬649件,地點包括新店區北新路一段88巷、北新路3段與民權路口、中正路與建國路口、汐止區新台五路1段158至162號前、五股區成泰路2段與工商路口。
今年啟用的新店新路一段88巷鄰近區公所、國民運動中心與新店分局等,巷內全線標示紅線,停車空間有限,不少民眾洽公因臨停超過30秒被系統舉發。
35歲陳男表示,曾開車送長輩到運動中心復健,停不到1分鐘就被舉發,零彈性執法難接受。29歲機車族劉女指出,巷內原本常有汽車隨意停放,占據空間,機車通行困難,有科技執法後順暢多了。
議員黃心華曾接獲多起民眾陳情,他質疑當地科技執法「缺乏人性」,協助民眾申訴後,促成公部門在現場設置明確告示牌,陳情案有減少。議員陳乃瑜表示,交通問題不能單靠禁止或開罰等手段處理,避免民怨累積,她建議通盤檢討整體交通現況,包括空間調配與停車需求。
新北交大說,違規臨停科技執法判斷基準為「紅線停車逾30秒」,已考量實務需求,不至於因短暫停靠即受罰;5處執法點均為違停熱點,設置前曾評估。
消基會交通委員會召集人李克聰說,紅線停5秒也是違規,超過30秒才罰已具彈性,應檢討的是紅線設置是否過度氾濫、忽視民眾合理的臨停需求;他說,有些地方有臨停需求,就該改畫黃線,設定臨停時間,才是制度設計應有的彈性。
成大交通管理科學系教授鄭永祥說,紅線禁停並無問題,制度可以搭配動線規畫思考,建立在「有彈性但不亂給彈性」的原則上,例如裝卸區設半小時停車時限,超過再舉發,而非一刀切。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